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2002-2010年北京市商業物流發展規劃(節選)

2006-9-28 9: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代化商業物流體系是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商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北京市商業信息化、現代化進程,加速連鎖、電子商務等網絡商業的發展,實現物流合理化,降低社會流通成本,并促進城市環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特制定《北京市商業物流發展規劃(2002-2010年)》。


發展思路
1、商業物流需求
  商業物流的服務對象包括各種制造商、經銷商、物流企業及最終消費者等,隨著現代流通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提供現代物流服務。
(1)商業布局的變化對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
  “九五”以前,營業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場約有75%主要集中在三環路以內地區。隨著舊城改造,人口外遷,大型超市主要集中在三環路至四環路之間的城市新開發地區,其數量占超市總數的47.4%;倉儲式商場在城市邊緣地區布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三環路以外占全市總數的80%。商業布局的變化,需要在五環路至六環路附近盡快建設現代化物流設施。(電子版以下略)
(4)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加入WTO將為現代化物流體系的構建提供機會
  目前整個物流體系尚處于初級水平,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對其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促進其盡快提升水平;加入WTO后,隨著國外企業資本的進入,不僅帶來產品、技術,同時也帶來高水平物流服務的需求。


2、發展目標
(1)總目標
  2005年,初步建立以大型物流基地為核心、以綜合性及專業性物流配送區為節點的商業物流體系框架;2010年,形成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商業物流體系,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北京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
(2)基本指標(電子版以下略)
  ——2005年50%的物流企業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現代網絡技術等手段處理用戶的物流信息,60%的企業的內部物流信息經由計算機處理;2010年90%的企業用以上手段處理物流信息,100%的企業內部物流信息采用計算機處理。


3、規劃原則
(1)適度超前
  首都商業物流體系的規劃和建設應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發展的需要,按照現代流通發展需求和發達城市物流發展水平制定物流發展目標,遠期以滿足加入WTO后吸引外資以及2008年奧運會需求為目標,近期以產業結構調整、城市規劃的落實與調整以及制造業和流通業的發展對物流的需求為目標,分階段實施,最終實現遠期總目標。
(2)(電子版以下略)
(4)整體優化
  通過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區在布局、功能、業務方向等環節上的優化,在城市總體范圍實現物流體系的高效運營。
規劃布局商業物流以大型現代化物流基地為核心,物流基地與綜合性及專業性物流配送區共同構成高效的物流網絡體系。到2010年計劃建成3個大型物流基地、17個物流配送區。


1、物流基地
(1)定位
  首都城市功能性基礎設施,輻射全國乃至亞太地區的重要物流樞紐。為本市進出貨物的集散和大型廠商在全國及亞太地區采購和分銷提供物流平臺。
(2)選址
  在房山閆村-豐臺王佐、通州馬駒橋和順義天竺3處各規劃建設一個大型物流基地。
(3)規模
  每個物流基地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
[接上期](4)功能


  ——內陸口岸功能。可設置海關、衛檢、動植物檢疫檢驗機構,為以北京為生產、加工基地或者最終銷售市場的制造商、分銷商提供儲存、保管、運輸、加工、貨代等服務。
  ——貨物集散功能。接收通過各種運輸方式到達的貨物,并進行分揀、儲存,將本市發出貨物進行集中,通過直接換裝方式向外發運。
  ——配送功能。通過物流基地內的物流配送中心實施對客戶的商品配送服務。
  ——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商品的包裝整理、加固、換裝、改裝、條形碼印制等。
  ——商品檢驗。商品檢驗與養護等。
  ——物流信息服務。物流狀態查詢、物流過程跟蹤、物流要素信息記錄與分析、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物流決策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
(5)(電子版以下略)商品展示等輔助及配套設施。


2、物流配送區
(1)定位
  城市基礎設施,覆蓋北京市及周邊地區的物流樞紐。為本市進出貨物的集散和廠商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采購和分銷提供物流平臺;為進行末端配送服務提供專業化的物流設施。
(3)規模
  每個綜合性物流配送區占地20-50萬平方米;每個專業性物流配送區占地1-10萬平方米。
(4)功能
  貨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檢驗、物流信息服務。個別進出口業務量較大的物流配送區具有口岸功能。


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2002-2005年)
  按照國際先進水平和現代化物流園區標準,重點進行 “三地一港”即閆村-王佐、馬駒橋、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區(北京物流港)的開發建設和運營;加快完善其他物流配送區的功能調整和存量資源的整合。組建物流開發公司,發展一批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完成馬駒橋、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區的工程建設并投入使用,完成閆村-王佐物流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50%的物流配送區的工程建設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商業物流網絡體系框架。
2、第二階段(2006-2010年)
  完成規劃確定的全部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區的工程建設并投入使用,形成高效、成熟的商業物流網絡體系,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政策措施
1、發展措施
  商業物流體系的建設,應采取“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的發展模式,相關政府部門應按各自職責加強協調和管理,鼓勵社會投資參與物流設施建設,引導物流資源按照規劃合理布局和調整。
  (1)(電子版以下略)
  (2)公開發布物流建設指南
  根據物流發展規劃及階段性目標, 向社會發布物流建設項目指南,提出有關項目建設規模、數量、功能、現代化水平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引導社會投資合理配置。
  (3)建立物流設施開發運營的招標制度
  物流基地及部分重要物流配送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應由物流管理部門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鼓勵國內不同所有制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以確保物流設施的開發和運營嚴格按照國際慣例和國際水準操作。
  (4)實施市場化的重組調整
  在存量物流資源整合過程中,要打破部門所有,倡導原隸屬于不同部門的倉儲、運輸、貨代、聯運、集裝箱運輸企業,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和辦法進行資產重組,形成專業物流經營公司和專業冷鏈(食品)配送公司,促進物流業內部的整合。
  (5)組建物流開發(或運營)公司
  組建物流開發公司,主要負責物流基地的一級開發和后續的招商引資,以專業化的運作,按照國際通行辦法,建設、管理、運營物流基地;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提升全市物流的組織化程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通過與國際知名物流企業的嫁接,引進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與技術,提升總體的經營管理水平。
2、配套政策
  (1)制定物流園區政策
  將物流基地與物流配送區明確為物流園區,參照科技園區與經濟開發區的政策建設物流園區,將其列為城市經濟高效率運行的重點設施和政策試驗區。優先吸收國際知名的物流企業、流通企業入園。
  (2)參照執行工業外遷政策,鼓勵物流業的區域調整
  為避免物流設施分散布局而造成城市土地功能區劃混亂,原倉儲、運輸及批發商業企業按照物流發展規劃外遷時,應參照《北京市調整經濟結構若干配套政策實施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允許符合政府引導、積極遷入物流園區的企業(包括原物流企業、批發商業企業等)享受同工業企業一樣的外遷優惠政策。
  (3)鼓勵外資進入
  在國家開放政策允許條件下,適時減少外商參與物流基礎設施開發的限制,鼓勵世界著名物流企業以多種方式在物流技術、管理模式、服務體系、信息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北京市展開合作,確保北京市現代物流網絡體系按照國際水準建設開發和運營。
  (4)安排“物流發展資金”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區作為城市功能性基礎設施,具有一定公益性,所需的一次性投入較大。參照日本物流發展“助成金”制度,今后5年內,由商業結構調整資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物流發展資金”,專項用于符合規劃的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區開發建設的貼息或擔保。
  (5)建立物流基地用地預留制度
  規劃確定的物流基地用地,實行一定時期的預留制度。預留地保持啟動期的優惠價格。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