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指為了實現顧客滿意,連接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克服空間和時間阻隔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務流動經濟活動過程,主要分為運輸搬運、儲存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部分。這些部分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它們通過有效配合來完成產品和服務的多樣化,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作為產品和服務具有高度多樣性、生產具有高度靈活性、后勤協調性活動占很大比例的服務性行業,物流業應采用ABC法進行成本核算,以實現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決策有用性。
在物流業中根據分析成本動因和各種耗費的作用機制,找到比較方便而又科學的分配比率,作為將各種耗費分配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標準。
1、管理費用
物流業中,管理費用是對總體活動和服務進行管理和組織所消耗的費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設備運營成本、管理人員的工資及培訓費等。
在ABC法中,我們應針對這些管理費用產生的動因進行分析,將那些與產品增值有必然聯系的部分計入成本,以使成本內容能夠反映商品產生全過程整體的價值耗費。對于現代化程度較高,管理先進的企業,它們由于想盡辦法降低管理費用,使在相同規模下的企業其管理費用趨于一致。從中也可看到它對整個行業價值鏈形成的作用和可計量性,也是我們將它計入成本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據。
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要求有較高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較先進的設備。隨著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以及采用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的管理理念,這個行業中各個企業的管理費用應該是具有可比性的。將它計入產品成本能確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可比性和決策有用性。
通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每月發生的管理費用變化不大。但對某些企業,其業務量在各個月份的變化量卻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按實際發生的管理費用分配計入成本核算對象,將會使不同月份的分配率差別較大,使成本核算在各個月份失去可比性。由于管理費用的發生是因對長期業務量的預測基礎上存在的,故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全年的有效費用用預測的全年的業務量分攤作為它的分配率,我們稱之為“定額分配率”。這樣,全年發生的管理費用可以合理地分配給各個定單,使成本具有可比性,有利于價格決策。這樣每月發生的有效管理費用可能不等于計入成本的管理費用,故會存在差額(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我們叫做“定額差異”。定額差異在會計核算中可以直接計入損益,也可以遞延至年末。
2、營業費用
對制造企業,成本的核算對象是有形的產品,價值的增值體現在產品生產中的增值上;物流企業作為典型的流通服務業,其成本的核算對象不再是有形的產品,而是合同或定單,價值增值體現在對合同和定單發生的一種服務上。在作業成本法中,將這些服務性作業引起的有效耗費也計入成本。
在物流業中,營業費用是指在非制造性的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每項營業費用都有其產生的動因。我們要按其成本動因和價值轉移機理的不同,將它們計入不同的成本歸集庫和分庫。根據分析,針對物流業可分為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與配送、信息處理等幾大類成本歸集庫。下面講述運輸、儲存兩個成本歸集庫。
(1)運輸成本歸集庫
計入此庫的費用中, 對于運輸條件相似的運輸工具,其發生的費用可以納入一個成本歸集庫分庫,而對于運輸條件相差很大的運輸工具,則不能納入一個成本歸集庫分庫。對于運輸管理人員和調度人員的工資、運輸管理設備折舊等費用,可以不納入某一個分庫,而進行綜合分配。
(2)儲存成本歸集庫
對專用庫房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直接計入儲存對象的成本。而對于同時儲藏多種物品的庫房所發生的相關費用,我們應進行分配。所采用的分配率可以是定單價值分配率(元/元),也可以是體積分配率或重量分配率。除租賃庫房外,儲存費用通常相對穩定,在各月份間變化不大。如果儲存業務量在各月份間變化不大,應采用實際分配率法分配成本;如果儲存業務量在各月份間變化較大,應按定額分配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