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年中,鹽田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充分依托鹽田豐富的山海資源和優美的城區環境,發展特色產業,不僅轄區經濟總量翻了番,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有了質的飛躍。今年上半年,鹽田共實現本區生產總值82.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2%,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速度都在兩位數以上,預計到今年底經濟總量在2002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一串串的數字表明鹽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把握自主創新和循環經濟兩大抓手,實施精品戰略,在發展理念和發展模
式上實現真轉真變,堅持在緊約束條件下求發展,使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強物流業和旅游業這兩大支柱產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龍頭特色產業迅速壯大
近年來,鹽田區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逐步淘汰轉移不符合循環經濟要求,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制造業企業110多家。同時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港口物流業、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等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無煙”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統計顯示,在“十五”期間,鹽田區域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多,突破100億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轄區稅收總額和財政總收入均突破10億元,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制造業穩步發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產業體系。
確保了港口物流業在激烈競爭中保持穩步發展。2005年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66萬標箱,年均增長29.0%,單港集裝箱吞吐量躍居全國第一,并被評選為“2005-2006年度全球最佳集裝箱港口”。港口發展也帶動了貨運和倉儲業快速發展,鹽田港保稅
物流園區正式啟動,普洛斯等國際知名
物流企業紛紛入駐,2005年交通運輸倉儲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41.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6%。
旅游業初具規模,發展勢頭良好。東部華僑城大型綜合旅游項目落戶鹽田,明思克航母、海洋世界等景點(區)成為
深圳重要的旅游景點,“黃金海岸旅游節”等一系列旅游節慶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2005年接待游客達907.62萬人次,年均增長4.1%。賓館酒店等相關旅游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接待能力顯著提高,2005年賓館酒店接待過夜游客44.3萬人次,年均增長32%。
構建鹽田特色循環經濟體系
鹽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循環經濟發展工作,把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擺在重要工作日程上。先后制定并實施《鹽田區落實科學發展觀指標體系》、《鹽田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指導意見》、《鹽田區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近期實施方案(2006-2008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鹽田區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把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列為“十一五”規劃和2006年年度計劃重點工作,在資金安排和政策引導上積極予以傾斜,強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部署后,鹽田堅持在緊約束條件下求發展,以循環經濟作為抓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真轉真變,努力構建有鹽田特色的循環經濟體系,在全市率先發布區級循環經濟白皮書。明確提出,到2010年,鹽田區要初步建立起循環經濟的生態產業體系、新能源開發使用體系、土地集約節約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循環利用系統以及廢棄物等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五個系統”,全面實現國家生態區、水環境治理達標區和節能環保示范區“三個創建”目標。萬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0%;萬元GDP水耗年均下降5%;萬元GDP建設用地年均下降6%;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全區污水處理率保持在9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切實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在經過八年的快速發展后,鹽田區委區政府班子意識到,今后五年,是鹽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是基本建成現代化旅游海港城區的決勝階段。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發展思路和戰略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與時俱進,調整完善。未來五年,鹽田要在精品戰略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提升戰略,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檔次和水平。
特色提升戰略的核心就是要充分發揮鹽田比較優勢,形成“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不求最全,但求最特”的發展特色,進一步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
在新的發展時期,鹽田將繼續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特別之為立鹽田之位,推動發展模式真轉真變,走特色發展、特色取勝之路,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今后五年,鹽田將圍繞改革創新成果突出、特色經濟實力壯大、濱海風貌特色鮮明、文明程度顯著提升、人民群眾
安康幸福這五大目標進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