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中心站的規劃設計
2006-9-21 9: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摘 要;為提高鐵路集裝箱運輸的主導地位,對影響集裝箱中心站選址的主要因素及運量預測方法進行了分析,并對作業規劃、場內各功能塊規劃、裝卸方式選擇、交通規劃等進行了論述,可做為集裝箱中心站設計時的參考。
關鍵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預測;規劃設計
集裝箱運輸是現代化運輸的發展方向,是運輸市場競爭的重點之一。“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要繼續發揮鐵路在全國集裝箱運輸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鞏固鐵路在國內集裝箱運輸的主導地位。
1 集裝箱中心站選址
集裝箱中心站選址可以分為路網性選址和地區性選址。
路網性選址。根據國民經濟結構、區域經濟發展條件、路網規劃和國家戰略發展計劃,以及鐵路集裝箱運輸組織需要等因素,確定集裝箱中心站的所在區域和運輸吸引范圍。鐵道部為了滿足集裝箱運輸快速發展的趨勢,在全路規劃了18個集裝箱中心站。
地區性選址。確定了集裝箱中心站所在路網區域,就可以根據交通運輸條件、地質條件和地區物流規劃等因素確定集裝箱中心站的站場位置。
1.1 選址的影響因素
1.1.1 自然環境因素
(1)氣象條件。要考慮當地的溫度、風力、降水量、無霜期、凍土深度、年平均蒸發量等指標。
(2)地質條件。集裝箱中心站有大量集裝箱集結,重箱堆碼會對地面造成很大壓力。如果中心站地下存在著淤泥層、流砂層、松土層等不良地質條件,在受壓地段將造成沉陷、擁漿等嚴重后果。
(3)水文條件。集裝箱中心站站址需遠離易泛濫的河川流域,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洪泛區,內澇區、故河道、干河灘等區域禁止設站。
(4)地形條件。集裝箱中心站應設在地勢高、平坦,并具有適當面積的地形上,不宜設在山區陡坡地區,在外形上不宜選擇狹長或不規則形狀。
1.1.2 基礎設施狀況
集裝箱中心站必須具備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利于集裝箱流快捷、高效地疏散,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進行布局,如緊臨港口、交通主干道樞紐或機場,集裝箱中心站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訊等公共設施齊備,有充足的供電、水、熱、燃氣的能力,且場區周圍要有污水、固體廢物處理能力。另外,集裝箱運輸與物流有著緊密的聯系,集裝箱中心站比鄰物流規劃區可以為集裝箱中心站提供區域集裝箱貨源,能夠節省集裝箱“門對門”運距,為簡化作業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裝運條件。
1.1.3 工程條件
集裝箱中心站由于規模較大,占地在33.3 hm ~1O0 hm 之間。所以土石方填挖方量較大,中心站周邊有便利的取棄土場能大大節省工程投資。此外選址范圍內盡量避免大的工礦企業、居民聚居區和學校等建筑物,以減少拆遷工程費用;選址范圍內除具有良好的地質條件外,道路、水溝應盡量少,以減少改路、改溝的工程費用。
1.1.4 其他因素
集裝箱中心站的規劃應貫徹節約用地的原則。同時集裝箱中心站的選址還要考慮保護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等因素,盡可能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
1.2 選址方法
集裝箱中心站布局與選址涉及到法律、法規、規劃、土地使用權、業務種類、設備設施、籌資能力、交通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集裝箱中心站的選址應綜合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全面考慮選址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粗選出若干個可選的地點,進一步借助有關的數學方法進行量化比較,最終得出較優的方案。
在選址與布局過程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1)解析技術。這是地理重心法,咆根據距離、質量或兩者的結合,通過在坐標上顯示,以中心站位置為變量,用代數方法來求解中心站的坐標。
(2)線性規劃。這是最優化的技巧,一般是在一些特定的約束條件下,從許多可用的選擇中選出一個最佳的方案。
(3)仿真技術。通過模擬仿真(如電腦的三維顯示技術)在選扯與設計中針對實際條件,來確定集裝箱中心站的選址與設計。主要有靜態仿真和動態仿真。
2 集裝箱中心站作業量預測集裝箱中心站作業量預測是新建集裝箱中心站的基本數據。在進行集裝箱中心站可行性研究和規劃設計時,必須以預測的作業量作為依據。而且作業量預測也是運輸、儲存、配送等各項業務活動計劃的基礎。因而預測集裝箱中心站作業量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設計的可行性。
集裝箱中心站的作業量預測主要依據:集裝箱流的來源地、箱量和空重箱比。這與集裝箱中心站的輻射范圍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總量有關,經濟結構決定了適箱貨物的種類數,經濟總量決定了適箱貨物的數量。
預測的方法按性質不同,可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類。定性預測是指預測者通過調查研究,針對實際情況,憑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業務水平以及分析判斷能力,對預測對象發展前景的性質、方向和程度做出判斷和預測的方法。也稱判斷預測或調研預測。其方法主要包括判斷預測法、市場調查法、類推法等。
定量預測方法是在影響因素比較穩定的前提下,根據準確、系統、全面的調查統計資料和相關信息,運用統計方法和因果關系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對預測對象未來的發展規模、水平、速度和比例關系的推測。常用的定量預測方法有德爾菲法(Delphi)、市場調查法、移動平均法、回歸預測法、彈性系數法。定量預測法的缺點是不能充分考慮不定因素的影響,當有關條件和因素發生變動時,定量預測結果就會出現較大偏差。
3 作業組織規劃
集裝箱中心站的基本作業分
析:到達集裝箱中心站的集裝箱流分公路到達集卡(裝完箱運到中心站的重箱,客戶卸完箱返還集裝箱中心站的空箱)和鐵路到達集裝箱車列;從集裝箱中心站出發的集裝箱流有配送到客戶的集裝箱(到站后運送給客戶的重箱,客戶裝箱需求的空箱)和從中心站出發的集裝箱列車。
4 場區內各作業功能塊規劃
(1)主箱區。布置在裝卸線兩側,用于存放裝車列或從車列卸下的集裝箱,一般以重箱為主。
(2)輔助箱區。布置在主箱區外側,分為:空箱區、特種箱區、洗箱區、維修箱區、冷凍箱區等等。
(3)集卡走行區。集卡走行區是集裝箱拖車在箱場內的通行道路。集卡主通道盡可能是環形的,并與通站公路直接相連,一般為雙向四車道及更寬。
(4)生活區。供集裝箱作業人員休息、運動、吃飯的場地。
(5)其他功能區。海關監管、辦公區、停車場等。
5 裝卸方式選擇
集裝箱的裝卸機械一般有:龍門起重機,輪胎起重機、正面吊運機、叉車、內拖等。
從表1可知,龍門起重機的各項指標都較優,應優先選用。但是由于各作業區的特殊性,推薦主箱區(裝卸線)采用龍門起重機,輔助箱區采用正面吊運機或者輪胎起重機,再用叉車和內拖輔助作業。
6 交通規劃
(1)內部規劃。內部規劃主要是指集裝箱場區內的集卡走行區、人行通道,叉車及正面吊運機的走行通道等等。內部道路布置形式有網格式、盡端式和混合式3種。
網格式道路布置形式是圍繞各個作業區域布置道路,而且多平行于主要建(構)筑物組成縱橫貫通的道路網。這種布置形式使集裝箱中心站內各作業區域聯系方便,有利于交通運輸、工程管線鋪設、消防車通行等。
盡端式道路布置形式的道路不能縱橫貫通,根據交通運輸需要而終止于某處。這種布置形式的集裝箱中心站道路短,運輸靈活性較差,而且盡端處需設置供汽車調頭、轉向用的回車場。
混合式道路布置為網格式與盡端式布置形式的組合。這種形式兼有網格式和盡端式布置形式的特點。能很好地結合交通運輸需要、建設場地條件及總平面布置情況進行集裝箱中心站站內道路布置。混合式道路布置形式是一種較為靈活的布置形式。
一般在集裝箱作業區采用環形的網格式布置方式,生活區可以采用盡端式布置方式。困難情況也至少場區內保證有一條環繞整個場區的環形道路。
(2)外部規劃。外部規劃主要是指集裝箱中心站通站公路與外部交通網的銜接。需要收集當地的交通規劃圖,了解集裝箱中心站周邊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干道及便道布局,合理選擇集裝箱中心站的接入口。要考慮接入道路的現有通行能力,能否滿足集卡流的多方向到達和出發的要求。同時工程投資應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