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大趨勢下,中國參與雙邊或區域自貿區談判與建設正逢其時。
近年來,以商建自貿區為代表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迅猛發展,席卷了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自貿區的核心內容是有關成員在WTO多邊承諾的基礎上,取消絕大多數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相互間進一步開放服務和投資市場。
截至目前,中國在談和已建的自貿區共有9個。其中內地與
香港、
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已經實施并不斷擴大;中國-東盟自貿區降稅進程全面啟動;《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早期收獲計劃》和《中國-智利自貿協定》正式簽署;中國-新西蘭、中國-澳大利亞、中國-海合會自貿區談判也在穩步推進之中;中國-冰島自貿區可行性研究已經完成……
從商務部了解到,從2006年10月1日開始,中國和智利將全面啟動自貿協定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進程。這是自2005年11月18日,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和智利前外長瓦爾克在韓國釜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后,邁出了具體實施的第一步。該協定是繼東盟之后中國對外簽署的第二個自貿協定,也是中國與拉美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中智自貿區的啟動,將為兩國發展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提供新的契機。同時,也將對中國與拉美國家以及智利與亞洲國家的關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企業得商機百姓得實惠
曾直接參與中智自貿協定談判的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朱洪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智雙方通過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可進一步擴大兩國優勢產品向對方的出口,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兩國的企業帶來大量商機,為消費者帶來眾多實惠。
據朱洪介紹,中智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進程全面啟動后,占兩國稅目總數97%的產品將于10年內分階段降為零關稅。我國對原產于智利的4753種產品的關稅將在協議生效后兩年內降為零,其中2806種產品將在10月1日降為零,智利對我國5891種產品的關稅也將于同日立即取消。雙方立即降為零關稅的產品主要有:化工品、紡織品和服裝、農產品、機電產品、車輛及零件、水產品、金屬制品和礦產品等。
其中,部分產品目前雙方進口稅率較高。如,智利進口鮮冷雞肉產品、芝麻油、部分汽車配件底盤稅率分別為25%、31.5%和6%。關稅削減為零后,可以極大地增強我國產品的競爭力,獲得更多出口機會。而我國從智利進口冷凍橙汁、凍小蝦仁的稅率是7.5%、8%,關稅削減為零后,可降低有關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并為我國消費者帶來很多實惠。此外部分鋁錫鎢制品、電解銅稅率分別為8%和2%。關稅削減為零后,可以降低我國國內有關企業生產成本,提高最終產品的競爭力。
了解協定內容用足優惠政策
在記者以往的采訪經歷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國內的企業做生意帶有一些盲目性。比如在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啟動后,一些企業不知道《貨物貿易協議》有哪些具體規定,哪些貨物能減免關稅。有些企業更是不知道什么是《曼谷協定》,沒有享受到任何優惠待遇,白白浪費掉大筆的外匯。那么,現今中國企業怎樣充分利用中智自貿協定,為自己帶來更多實惠呢?
朱洪說,首先,企業應該通過公開渠道,比如商務部網站等充分了解協定的有關規定,熟悉降稅清單,掌握自己關注產品的降稅信息。
其次,企業應該與執行單位如海關、質檢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了解申請優惠關稅待遇、核查、簽發原產地證書的有關程序和規定。
此外,企業在享受協定優惠關稅進出口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也可向有關主管部門匯報。最重要的是,企業自身應改進工藝,提高產品本地價值含量,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原產地規則,享受優惠關稅待遇,促進產品出口。
相輔相成良性互動
目前,中國正在與亞太地區和中東等國家商談自貿區。在亞洲與巴基斯坦、在中東與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在太平洋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在進行積極的談判。朱洪說,中智自貿協定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對外開放水平,為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積累更多的經驗,并且有助于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商建雙邊自貿協定的進程。
在采訪中,記者同朱洪副司長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在目前多哈回合談判中止的情況下,自貿區談判與多邊貿易談判相比較,是否有自身的優勢?
朱洪認為,自貿區談判和WTO談判都是推動世界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推進對外開放,實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重要途徑。自貿區談判是在WTO法律框架下進行的,是對WTO的有益補充和促進,兩者應相輔相成、良性互動。
朱洪說,多邊貿易談判與自貿區談判,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點在于均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為目標,以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技術貿易壁壘、動植物檢驗檢疫、貿易救濟、爭端解決、服務貿易、投資等為內容。
不同點在于:第一,多邊貿易談判涉及WTO的140多個成員,而自貿區談判僅涉及兩個或幾個國家;第二,自貿區是在最惠國待遇的基礎上,進一步相互開放市場,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準入限制,因此自由化程度比前者要深。
據悉,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在8月21日簽署了法令,宣布智利與中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成為法律。巴切萊特說,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將推動智利的經濟發展,創造大約3.4萬個就業機會。協議將使智利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更為容易,有助于加強智利的國際地位。去年,中智兩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69億美元,智利對中國取得了18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今年上半年,兩國貿易額已達到36億美元,智利的順差是6.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