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
金華海關義烏辦事處與義烏國際物流中心就物流中心的倉庫成為海關監管倉庫一事,簽訂了協議。海關對國際物流中心出口貨物實行全程監裝管理,啟運的貨物由海關施封后,可以直接運往港口上船。
這個協議的簽訂,不僅可以縮短各家貨運公司的貨物裝箱時間,而且使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貨物與
上海港、
寧波港真正做到了“異地報關、口岸放行”。國際物流中心成了義烏地地道道的“無水港”。
日前,記者來到義烏國際物流中心,只見拉集裝箱的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駛出集裝箱堆場和倉庫。從標志上看,這些集裝箱由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法國達飛海運公司、地中海航運公司、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等船務公司承運。據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經理朱嬌麗介紹,今年1至8月,國際物流中心作業量達到21.55萬只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109%。其中配合海關施封的有14萬只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123%。國際物流中心的貨物主要由寧波港出境,平均每天發至寧波港的運貨大卡車在500輛左右。
義烏是我省“十一五”期間除
杭州、寧波之外的第三個“大通關”系統建設城市。在《浙江省國際物流中心布局規劃》中,對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建設要求是:立足義烏,面向浙中,服務全國,以小商品進出口貿易國際物流服務為主要功能,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主要為大型專業市場服務的具有口岸功能的國際物流中心。目前,已有上海
東方國際集團、寧波外運等40多家一級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義烏國際物流中心辦公。全球海運20強中的中海、法國達飛、以星、美國總統輪船、地中海航運等9家公司在國際物流中心開設分公司或辦事處,承攬小商品出口和海運業務,有的已開展訂艙、簽發海運提單業務,有效地推動了義烏與全球貨運主流網絡的接軌。
在集裝箱堆場業務上,已有中海、地中海、太平、長榮等7家船務公司的集裝箱在堆場正常運轉,部分客商不需要從寧波、上海提取空箱,可以直接在義烏國際物流中心提箱裝貨,大大節省了貨運時間和成本。在海運業務不斷拓展的同時,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國際空運業務量也越做越大。據測算,義烏空運出口貨物每年有10多萬噸,約占全國空運出口貨物量的4%。今年3月,國際物流中心開通了“卡車航班”,客戶只需將空運出口的貨物送到國際物流中心監管倉庫,經海關查驗施封后裝上卡車,運至杭州機場,在辦好相關手續后,就可以直接出境。再過不久,由上海空港出境的“卡車航班”也將開通。
與不斷擴大的國際物流相比,義烏現有的這個“無水港”顯得太小了。一個叫做“義烏內陸口岸場站建設工程”的省重點項目正在啟動。這個項目的第一期工程總用地616.4畝,第二期總用地995畝。整個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年100萬個標準集裝箱的作業量要求。到2010年,內陸口岸與國際物流中心可實現功能互補。屆時,義烏這個“無水港”就真正成大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