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正式開通。在青藏鐵路的建設過程中,中遠物流車隊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創造了汽車拉火車的奇跡,40多名員工263次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奮戰500天,圓滿完成青藏鐵路項目全部運輸任務,共運輸24臺東風Ⅳ型火車機車,233臺(套)青藏鐵路鋪架設備,實現了高原安全運輸零事故。精心準備 勇擔重任 青藏鐵路全長1142公里,是世界
上海拔最高、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鐵路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并翻越唐古拉山口最高點。鐵路沿線地質復雜,其中僅多年凍土地段就達550多公里。
青藏鐵路物流項目是一個難以想象的難題,誰敢接手誰又能勝任?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
物流企業中遠物流,在2003年11月毅然擔起支援青藏鐵路建設的歷史使命。
胡波,作為中遠青藏鐵路物流項目運輸副總指揮,在項目正式運作之前對運輸路線進行了兩次嚴格的勘察。
青藏鐵路物流項目具有太多的特殊性。既要保證大型設備運輸的安全,還要考慮人員的身體狀況,更要兼顧運輸沿途的生態環境保護。這就要求前期準備工作必須制定完善的實施方案,挑選合適的參運人員,完善后勤保障等。
武漢中遠物流所屬的遠洋汽運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青藏鐵路物流項目的整體部署工作,成立了青藏鐵路運輸項目指揮部。年輕的公司副總經理張林被任命為青藏鐵路物流項目運輸總指揮。
公司訂制了一批集裝箱,專門供給在高原現場作業的員工居住及工作使用,購置了取暖器、電熱毯,訂做了大量的羽絨外套。同時與運輸沿途當地駐守的兵站及交通、衛生部門取得了聯系,建立了嚴密的應急網絡,隨隊配備醫務人員,為每一位員工編寫了進藏作業指導書和健康須知手冊,確保人員發生高原反應都能及時得到醫治…… 項目組對沿途的道路環境、交通條件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考慮運輸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制定了一套詳細的運輸實施方案。經過最后緊張有序的準備,2004年3月6日,青藏鐵路物流項目的出征儀式在武漢汽運基地隆重舉行。在出征儀式上,全體參運人員進行了莊重的宣誓:“恪盡職守,安全操作,文明運輸,愛護青藏高原一草一木……” 實現高原安全運輸零事故 40多名員工日夜兼程,用3天時間跨越6個省份直接抵達海拔4000多米的裝貨地點——秀水河。在通常情況下,進藏人員必須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休整適應高原氣候以后,才能避免出現強烈的高原反應,但是由于時間緊迫,為了保證青藏鐵路建設的工期,在沒有一天時間適應高原氣候的情況下,運輸總指揮立即部署工作。到秀水河的第二天,運行組的司機師傅、捆扎工以及商務組7時就到達裝車現場進行裝車,展開了青藏高原第一臺內燃機車的運輸工作。3月的高原,氣溫還在零下20多度,含氧量只有內地的30%,所有工作人員都出現了頭痛、失眠、嘔吐等高原反應的癥狀,但這些絲毫沒有動搖他們戰勝困難的決心。
2004年3月12日機車裝車啟運,于3月18日晚平安運抵青藏鐵路安多鋪架基地。首臺機車的成功運輸載入了史冊,創造了高原上首次汽車拉火車的紀錄,首臺機車的成功運輸為中遠物流青藏鐵路物流運輸項目開了一個好頭,為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04年3月6日至項目完成一年多的時間里,項目部共運輸24臺東風Ⅳ型火車機車、177臺平車、2臺箱式平車、1臺(套)架橋機、1臺(套)鋪軌機、1臺(套)高原軌道車、20臺礦渣車、4臺水罐車、2臺守車、1臺路基整形設備等共計233臺(套)青藏鐵路鋪架設備,實現了高原安全運輸零事故。在參加青藏鐵路建設的多家運輸單位中,中遠物流作為惟一一家安全無事故的公路運輸單位,被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授予“安全文明運輸單位”稱號。
2005年6月14日,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再次迎來背著火車機車的浩浩蕩蕩的中遠物流車隊。在中遠物流員工的精心操作、專業駕駛下,運載最后一臺機車的汽車順利翻越唐古拉山口,于當日16時08分安全抵達安多鋪架基地,這標志著中遠物流青藏鐵路物流項目順利結束。自2004年3月6日至項目順利結束一年多的時間里,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400多個日日夜夜里,中遠物流青藏鐵路物流項目部40多名員工就這樣經受住了嚴酷自然條件的考驗——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大坡道運輸,克服重重困難,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運輸任務,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創造了汽車拉火車的奇跡。他們被尊稱為“把火車背上世界屋脊的‘高原鐵軍’”。就是這樣一支鐵軍,創造了奇跡,造福了西藏百姓,同時也為中國物流界寫下了不同凡響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