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區港聯動”試點的載體,截至目前,
青島保稅
物流園區共批準項目14個,總投資額2.5億元。據海關統計,截至6月30日,保稅物流園區實現進出口1078票,貨物總值1.07億美元,其中棉花存儲量5219噸,貨值近千萬美元,棉花貨運總量居全國保稅物流園區首位。
青島保稅物流園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于2005年11月11日通過國家海關總署等6部委的聯合驗收,2006年1月正式封關運作,是國家八個“區港聯動”試點之一。區內享受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相關政策,是目前國內政策最優惠、開放程度最高的特殊經濟區域。
園區自今年2月開始運作第一票貨物以來,業務量快速增長,目前,保稅倉儲、貨物分撥、二線結轉、提前申報、集中報關等多項功能已開始發揮。區內倉儲和進出貨物涉及電子、棉紗、不銹鋼卷板、油漆、稀釋料、輪胎等種類。
據悉,作為海關監管下的特殊區域,青島保稅區加強行政管理力度,積極推進園區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不斷優化和完善園區各項服務設施和配套政策,并會同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等相關部門,最大限度地簡化通關手續,實行全天候集中查驗,24小時通關,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據了解,隨著園區業務的開展,其對經濟腹地的“輻射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在園區開展業務的有十多個省內外企業,其中,海信、中集造箱、太平造箱、浦項不銹鋼等國內知名企業,也紛紛選擇物流園區進出口貨物。園區先期建設的8700平方米一號示范倉庫,剛一建成就被賽奧卡、誠業、駿龍、邦達、天宇等國內外
物流企業租賃一空。正在建設的二號12000平方米的示范倉庫,預計8月底竣工,現已被多家物流公司提前預訂。
園區現已與著名的馬士基物流、韓國物流協會、嘉里物流集團等20多家國際知名航運企業、跨國采購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巨頭簽定了意向書。青島保稅區管委有關人士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企業早日入駐園區開展貨運、海運、國際貿易和物流分撥及國際中轉等業務,實現功能全部啟動,園區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