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不僅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動脈,還是這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經濟全球化中,現代物流已成為推動“無國界世界”的強大動力和構筑區域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成都作為中國西部重鎮,基本上代表了西部區域的核心競爭力,在成都物流發展大跨步向前的今天,適時而又有選擇的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模式成了發展新浪潮,而如此“草船借箭”,怎樣區分優劣成了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成都制造物流“強弩”
成都地處長江上游和中西部結合帶,承東啟西,是連接我國11個省市區,跨越中、東、西三個經濟帶,輻射近4億人口的長江流域這一大型杠桿的支點。如果說沿海經濟特區形式一張弓,長江形式一支箭,那么成都就是一只強有力的手,剛好處于扣力點上。可以說,成都發展的力度有多大,成都物流的箭就能射多遠。
過去,物流問題一直是制約外來企業投資成都的瓶頸。如今,隨著成都在市場、信息、政務、環境、能源、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并初步建成集鐵路、航空、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運輸網絡,成都物流的發展水平與東部的差距正在縮小,從而吸引了眾多外來企業的眼球,世界物流巨頭也開始紛紛進駐成都。
世界兩大物流發展類型呈現我市
據了解,國外物流發展的主要類型是美國模式和日本模式。而進駐成都的國外物流巨頭,已經充分展現出這兩大類型企業的強大實力和現代物流優秀理念。
美國是物流理念的發源地,美國的物流研究、設計和技術開發一直處于世界前沿。據了解,美國物流強調的是企業“物流管理”。從伯靈頓公司到UPS,美國物流公司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經驗和發達的現代物流業,美國的商貿流通和生產制造企業都十分重視現代物流能力的開發。可以說,美國物流發展史是一部以企業物流管理發展為核心的歷史。而日本物流公司,如日本郵船公司,強調的是“物流系統”。作為現代物流發展的后起之秀,日本主要強調從社會角度構筑人性化物流環境,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延伸內容與物流相關的物流交通系統等領域,突出物流作為社會功能系統對循環型社會發展的貢獻。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企業的行為空間,因此政府在整個物流發展方面的推動作用十分顯著,規劃引導力度較大。
“草船借良箭”以御“大敵”
如今,世界
物流企業紛紛進駐成都,環境的改變使不少國內物流企業慌了陣腳。這時,我們又想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又要瞻前顧后,怎樣順利發展而處于不敗,以下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首先,科學的規劃。美國的物流是在發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的基礎上起步的,因此物流發展的重點是企業物流管理,基本以企業為主;而日本發展初期交通運輸瓶頸制約十分突出,城市化發展又受制于國土條件,因此日本的物流模式充分體現了規劃的重要作用,對我市的現代物流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其次,重視“物流系統”觀念。借鑒日本模式,根據我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為確保城市交通順暢和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物流活動進行適當集聚。同時也可以借鑒美國模式,引導物流需求增長,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長。最后,要大力發展物流信息系統。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信息”取代了“運力”,成為第一要素地位,因此物流信息系統是發展現代物流的支柱。對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美國與歐洲非常強調企業,包括生產、流通、第三方物流企業等信息系統的開發,而這方面已經十分發達。
我們高興的看到,如今成都物流的規劃充分體現了上述觀念,我們對成都現代物流業的規劃和發展也備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