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大連大窯灣港口邊,一列國內最新型的集裝箱專用平車呼嘯北行,開始了首次旅程。當日,大連港集團與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簽署了共同出資組建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東北公司的協議。雙方確定在大連組建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東北公司,負責大連、
沈陽、
哈爾濱三個東北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和運營,同時,建立以中心站和港口為核心的向整個東北三省輻射的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隨著大連港港口與鐵路聯運時代的到來,沈陽在“十一五”期間,將成為大連港與中鐵集裝箱集團在東北最大的客戶之一。
機遇沈陽將成港鐵聯運中心
某種程度上,2006年8月8日簽署的組建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東北分公司的協議,決定了東北未來商貿出口的主要方式。
沈陽、大連、哈爾濱三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已被列入了國家的“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規劃之中,國家將對京沈、哈大線進行必要的改造,使其具備開行雙層集裝箱的運輸條件。根據鐵道部在全國布局18處集裝箱中心的規劃,這3處集裝箱中心站將與大連港集團一道強強聯手,立足東北地區海鐵聯運的發展,全面參與東北亞航運中心建設。
8月8日,大連港投資建造的150輛集裝箱專用平車,正式投入對哈爾濱線路的運營。預計不久,直達沈陽的集裝箱專用平車,也將會大規模投入使用。
戰略保稅區將對接大連港
沈陽鐵路局在全國18個鐵路局之中,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鐵路網。如何利用它的密度,提高它的利用效率,是東北振興的重大課題之一。
在這點上,大連港集團無疑走到前面。為了給客戶創造更有利的內陸通關環境,2001年大連港集團同大連海關聯合內陸海關,分別在沈陽、
長春、哈爾濱推介海鐵聯運快速通關模式,方便內陸客戶可在本地報關,做到“一次申報,一次審單,一次放行”,提高了通關效率,為初步構建港航、鐵路、海關口岸等密切協同、合作共贏的大平臺奠定了基礎條件。
特別是隨著沈陽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沈陽企業將擁有一個物流平臺,方便企業的物流配送,集中報關、保稅等。“這將與大連港的物流保稅區進行對接。”8月9日,大連港集發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章冬巖表示,隨著大連港與沈陽保稅區的對接,在不久的將來,企業只要把貨物送到沈陽保稅區,即可實現貨物在沈陽的一站式出口,這無疑將給企業節省大筆成本,也將使沈陽直接面對出
海口。
共贏沈陽對出海口的雙向選擇
隨著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建設,
營口港成為了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內港。在長遠的背景下,隨著沈陽經濟的發展,營口與大連兩個港口對沈陽的競爭,將會逐漸明顯。“在未來過程中,沈陽將形成內貿海運走營口港,對外出口貿易走大連港的格局。”大連港集發物流公司章冬巖分析,營口港的優勢在于路程較近,發展較快;大連港的優勢則在于國際線路發達,并占據東北90%以上的外貿出口量。
據了解,沈陽市的華晨寶馬、通用等大型跨國企業,已經成為大連港的主要客戶。目前,大連港鐵聯運占總量的7%,而大連港的目標是60-70%,可以想見,由沈陽等中心城市的大批客戶,將成為大連港港鐵聯運的主要客源。本報記者傅淞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