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系統的十項最佳功能
毫無疑問,倉庫(Warehouse)或分銷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的運營效率是物流以至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雖然在制造商的眼里,從提高供應鏈過程的效率和應對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各樣的需求來看,倉庫或分銷中心的設立和運作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但要取消倉庫并實現所謂的“零庫存”運營,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恐怕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只能是一種理念、一個愿望或要求企業終身追求的物流管理目標。因此,如何提高倉庫或分銷中心的運營效率就成為企業現實的選擇。顯然,倉庫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提高分銷中心的運營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據ARC咨詢顧問公司(ARC Advisory Group)的研究測算,2002年,全球倉庫管理系統應用軟件的市場規模達7.72億美元,同比增長率接近5%。ARC同時預測到2007年,倉庫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6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4.5%。
但是,倉庫管理系統不僅包括由應用軟件和相關硬件設備構成的技術支持系統,還包括倉庫運作流程設計系統、倉庫管理作業標準系統以及與市場接口的客戶服務水平系統。說到底,倉庫管理系統的功能水平取決于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ARC咨詢顧問公司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高效的倉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適宜的標準作業流程來運營,一切都顯得那么整潔和有條不紊。
此外,先進的倉庫管理系統能夠幫助倉庫的運營處于最佳狀態。下面就是ARC咨詢顧問公司提出的10個問題,它們可用來診斷倉庫管理系統是否能夠提供一流的倉庫管理作業支持。業內最好的公司對大多數問題的回答應當是:“YES”。
1.你的倉庫是否能夠同時處理多個訂單?在使用紙質媒介管理的倉庫里,操作人員一次只能夠處理一份訂單。在美國,約有2/3的中型倉庫(面積10000平方米)和1/3的大型倉庫(面積70000平方米)仍然是通過紙質單據指令來運營管理的。為了提高倉庫的生產率,減少操作人員在倉庫內部的作業行程,就需要精心設計分揀策略和路線。但如果要實施任務交錯作業,高峰期快速分揀或雙向揀配作業等,對紙介管理來說就顯得太復雜了。射頻和條碼技術系統的使用使得倉庫的操作人員能夠同時揀配多個訂單。在美國,有不到1%的倉庫還使用了聲控分揀指引技術,該技術的應用確實可以提高對不易搬運貨項分揀的生產率,但可能降低存貨控制的準確性。
2.存貨的準確性是否超過99%?所有倉庫都應當實現99%的存貨控制的準確性。最好的10%的倉庫可達到99.95%的準確性。為此,定期的循環計數是基礎性的第一步。一開始,系統應該根據每個存貨單元(SKU)價值量的帕累托(Pareto)分析來決定循環計數的樣本數。然后,系統應能幫助管理人員鎖定容易出錯的存貨單元。較好的方法是管理人員在倉庫狀態容易清點的時候計數,比如,在分揀以后馬上就點數,看貨位是不是空了,或還剩幾件貨。當然,因為要求每一存貨單元都要準確計數,所以要達到99.95%的準確性還要求改變計數的方法。因為存貨單元可能放錯倉位,所以最好按通道來計數。
3.是否能夠給客戶一個完全可靠的交貨期承諾?要向客戶承諾當天或隔天送貨,在倉庫管理系統(WMS)和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之間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的交貨批量整合是不能支持可靠交貨的。
因此,WMS和ERP的存貨數據應基本上保持同步。特別高級的系統能夠對銷售人員在給定倉儲能力和運輸條件的情況下改變交貨承諾形成支持。
4.能否通過所搜集的數據識別提高績效的契機?倉庫管理人員最熟悉的應當是倉庫作業的基本標準,如每人每小時搬運的貨件數、確定時點的訂單未完成率、壓單時間和每件貨的搬運成本等。對改變運作方式或操作人員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倉庫管理人員就能夠不斷發現更好的運營方式,如調整同時周轉的貨物的存放貨位、調整操作人員的任務或改變分揀的程序。
5.能否平衡分銷中心不同區域之間的工作負荷?不良的倉庫管理會造成分銷中心(DC)各區工作負荷的嚴重不平衡。管理人員應當計劃、監測和調劑每個區之間的工作負荷。對倉庫作業進行監測很普遍。大多數實施物料搬運自動化的倉庫管理人員都能夠差不多即時掌握每個區的工作負荷,并在必要的情況下為操作人員重新指派任務以平衡工作量。但制定計劃就不那么普遍了。美國大約有1/5的大型倉庫使用的是基于時間和動作的工程類勞動力標準來計算每項任務所需的理論時間,并與實際作業所使用的時間進行比較。通常,這些標準決定了操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但是要使用這些數據更好地計劃每天的勞動力需求,則要求管理人員針對具體任務設定一個目標完成時間,如在分揀高峰期計算所需要的勞動力資源和確定每項任務的完成時間。
6.能否組合貨項來簡化下游合作伙伴的工作?不良的倉庫管理使得倉庫看上去就是一個存貨的地方。而良好的倉庫管理卻能夠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活動引入分銷中心。采用承運人認可的標簽、出口單證和合適的包裝均會簡化運輸伙伴的工作。更高級的還有帶有專業技術經驗的裝車編組技術,如根據卸貨的順序來裝車,甚至還有為零售商的展示貨物配上帶滾輪的托架等。有些美國零售商要求分銷中心根據所配送貨物的重量和體積選擇合適的送貨目的地和承運人。現代化的分銷中心應能夠延時裝配、增添產品的功能,增加產品配置的選擇性和核心產品的客戶定制化,如按客戶國別配置的專門組件。
7.你或你的客戶是不是一次性掃描收貨?不良的收貨作業要對收到的每一貨項進行掃描檢測。而最佳的收貨作業只掃描一個標簽就可以完成,該標簽含有或直接給出所交貨物的全部信息。通常,一次掃描收貨作業可以借助于無線閱讀識別技術(RFID)或條碼識別系統,和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約定的先期發貨通知書(advanced ship notices)。
8.是否每個倉庫經理在多點分銷網絡系統中都能夠相互支持?不良的管理使得倉庫看上去就是一處孤立的設施。而良好的管理卻使得倉庫管理人員能夠看到網絡系統中所有分銷中心的存貨狀態,客戶能夠隨時檢查訂貨的狀態信息。較高級的倉庫管理系統還能夠識別問題,并在幾分鐘內向倉庫網絡系統的管理人員報警。如系統產生缺貨了,一般地,客戶訂單均能夠在相鄰的分銷中心之間進行傳遞。良好的倉庫管理系統不會將管理人員淹沒在報警信號中,而是先過濾一下,再把報警的問題提交給合適的管理人員。更高級的倉庫管理系統還包括自動執行和完成有經驗的倉庫管理人員的決策,比如,根據送貨卡車到達的先后次序對收貨和分揀作業的峰谷進行調節。當然,這樣的系統還很少。
9.是否已經取消了人工質量檢測?管理水平一般的倉庫往往要求對貨物進行人工質量檢查,而管理良好的倉庫卻能夠合理地取消非增值的附加過程。有兩個途徑可以取消人工質量檢測。一是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操作程序,系統應當支持經常發生抽樣錯誤的抽樣過程。對每一次抽樣而言,系統應要求操作人員通過檢測程序,系統還應當明確什么樣的抽樣操作是可靠的,何時質量檢測并不能夠對產品形成增值。二是如果發生錯誤的成本遠遠大于貨物自身的價值,那么,質量檢測的程序就應當實行自動化。在制藥行業自動稱重就很普遍,這也將被其他行業采用。這當然要求準確的數據。然而,在某些行業如半導體行業,由于貨物單體的重量太輕,所以不一定采用自動稱重的方法。
10.供應鏈是否具有處理反向物流的能力?在歐洲,立法要求企業必須跟蹤和回收產品的包裝物。達不到要求的可能面臨3萬美元罰款。通常包裝物返回到一個指定的、常常是外包的廢棄物處理中心。對于退貨來說,不良的管理會加倍運輸作業,如先運到發貨倉庫,再運到退貨處理倉庫。而良好的倉庫管理則要求客戶獲得授權。貨物通過收貨人倉庫的入口時,收貨人要按照流程來識別諸如包裝物或產品損壞、數量不對或產品有質量缺陷等問題。這里可能存在著增加銷售的機會。然后,收貨人被告知貨物應送往何處。于是,收貨人用自己的PC打印機生成一個含有收貨處置指令的條碼標簽,并將貨物發往指定地點。根據企業回答上述問題時“YES”的多少(每個“YES”得1分),ARC咨詢顧問公司推薦的倉庫管理系統作業優化診斷標準為:1.如果得分少于3,說明貴公司存在著許多改進績效和增進贏利能力的機會。
如果得分在4~6之間,說明貴公司已經使用了一些可行的技術,供應鏈績效水平可能處于中等。3.如果得分是7或者8,表明貴公司較早地采用了最成熟的倉庫管理技術。4.如果得分是9或者10,則表明貴公司在應用最新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也可能是過度地使用了最新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