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交通網絡化 三大都市圈競逐"三小時交通圈"

2006-12-7 11: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幾天前北京市發改委在一份發展規劃中提出將打造京津冀“三小時交通圈”此前不久《廣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也正式提出了“三小時運輸經濟圈”概念而長三角的“三小時都市圈”則已經雛形初現。
    有關專家表示都市圈的發展須以交通網絡化為基礎而“三小時”正是一個都市圈的有效邊界。
    共畫一個“圈”
    10月8日北京市發改委披露了《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在這份一萬多字的發展規劃中“推進區域設施建設”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節。“以北京、天津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區域內重要城市間的陸路‘三小時交通圈’”也首次出現在政府的發展規劃中。
    據悉“十一五”期間北京將為此興建京津第二高速、京承高速、京包高速等并建設曹妃甸港區加強與天津港、京唐港、秦皇島港、黃驊港所組成的渤海灣樞紐港群海洋運輸體系的協調形成通達的海運連接和運輸通道。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周立群一直關注著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在《京津冀都市圈經濟發展的極化與擴散》報告中他曾指出應放大京津冀都市圈的擴散和帶動作用實現京津冀在資源、市場和經濟政策上的協調,F今正在規劃的“三小時交通圈”無疑將為京津發揮對區域經濟的輻射作用奠定基礎。
    珠三角的“三小時”也掀起了蓋頭。據《廣東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廣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5000公里其中珠三角地區達3000公里珠三角將形成“三小時運輸圈”待到港珠澳大橋的落成整個大珠三角地區都將納入三小時范圍。
    對表“三小時”
    就長三角而言“三小時交通圈”早已成為16城市以及蘇浙滬三地的共識。
    據了解2005年初我國第一個區域性綜合交通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就已提出長三角要實現“都市圈內中心城市‘三小時互通’”的目標在去年完成的《長三角城市間綜合交通規劃研究》中長三角區域交通框架進一步細化為“十六樞紐、六廊、五圈”其最終指向也是“三小時”。
    為何總是“三小時”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張顥瀚解釋說在城市規劃中通常有半小時、一小時和三小時之分半小時代表了“購物圈”一小時代表了“通勤圈”三小時則代表了“都市圈”。他說在三小時車程內城市間經濟聯系較強要素流動較便捷而且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輻射半徑往往也是三小時車程。
    因此在最新的高速公路規劃中蘇浙滬都主動對接“三小時”江蘇把原來“四縱四橫四聯”的高速公路格局進一步擴展為“五縱九橫四聯”以期全面融入長三角高速公路網在“十一五”期間浙江將投資1370億元建設高速公路根據上海的“十一五”公路發展規劃上海公路建設將以“推進長三角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為目標與蘇浙地區無縫對接從而促進長三角“三小時都市圈“的形成。
    放眼未來張顥瀚表示長三角將形成“一二三”小時交通圈——上海到蘇州南通、嘉興一小時上海到無錫、常州、泰州寧波、杭州二小時上海到長三角任一中心城市三小時。放大“同城效應”
    三小時的范圍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諸大建說都市圈和交通之間相互影響都市圈的發展將改善區域內的交通狀況而交通的發展亦將深刻改變都市圈的內在結構甚至擴大都市圈的范圍。
    反觀長三角南擴、北延、西進形成“大長三角”將是大勢所趨。南擴——去年底通車的金麗溫高速將與浙江的甬臺溫、杭甬、杭金衢高速形成高速公路環網使浙中南地區融入長三角成為可能北延——隨著蘇通大橋、滬崇蘇通道的開工建設南通將告別“南不通”的尷尬而長三角的“三小時”半徑也將北延伸至鹽城西進——安徽正大力實施“東進”戰略到“十一五”期末安徽將有12條高速公路對接長三角屆時安徽將有一半省轄市進入長三角“三小時都市圈”。
    諸大建表示雖然“三小時交通圈”一般是以高速公路的時間為基準但日益發達的高鐵、城軌等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擬建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和規劃中的長三角城際軌道都將放大“同城效應”突破長三角原來的時空概念。
    而且“三小時交通圈”也對城市之間的協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張顥瀚表示如果沒有道路運輸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三小時很可能就停留在理論上。所幸長三角已經行動起來。今年蘇浙滬交通管理部門共同制定了《長三角地區道路運輸一體化推進工作計劃》將在三年內逐步實現發展規劃、客運管理、汽車維修、市場監管等17個方面的一體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