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一個利好消息傳來,預計今年
汕頭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10萬噸,是1993年突破1000萬噸以來,首次突破2000萬噸。從2003年至今年年底,全港貨物年吞吐量激增500萬噸以上,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汕頭市城市與產業發展戰略定位把現代化港口城市作為汕頭城市定位之首,把臨港產業基地作為產業發展戰略四個定位之一,我市將利用海濱港口優勢,發展以石化和電力為主的臨港工業,打造廣東省石化基地。如今這個美麗的藍圖正一步步勾畫一步步付諸實現。
對港口重要性認識
要上升到戰略位置
汕頭因港而興,全市共有海岸線289公里,其中適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線有28公里,可建5萬噸級至10萬噸級30萬噸級泊位50多個。汕頭是交通部確定的全國25個主要港口之一,其七大港區包括老港區、珠池港區、馬山港區、廣澳港區、潮陽港區、澄海港區、南澳港區,而目前廣澳港區和潮陽(海門)港區因其優良的建港條件和廣闊的后方陸域,不但具備建設5萬噸級以上大型碼頭的條件,還具備發展臨港工業的條件。
汕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汕頭港的建設,市委書記黃志光在擔任汕頭市長期間就提出:對港口重要性的認識無論提到什么樣的高度都不為過。汕頭港口資源十分寶貴,它不僅關系到汕頭當前的發展,還關系到汕頭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據悉,“十一五”期間,汕頭港將按照現代化、專業化、大型化、集約化的要求,中力量建設廣澳港區和潮陽港區,建設一批大型、專業化泊位,使港口吞吐能力基本滿足發展遠洋貿易運輸和適應臨港工業的需要。此外,還將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創造建設條件,吸引企業依港建廠,擴大港口保稅和現代物流等功能。
汕頭港列入國家、省重點規劃布局
去年發布實施的《廣東省東西兩翼經濟發展規劃意見》特別提到把汕頭港基本建成設施先進、運作高效的現代化主樞紐港,使港口成為粵東、閩西南、贛東南地區的主要出
海口,東翼重點發展汕頭市的臨港工業。在今年國家公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我國沿海港口將形成5個港口群體,其中包括汕頭港與
廣州深圳珠海港為主支撐珠三角港口群體。
目前,我市廣澳港區一期工程2個五萬噸級碼頭正抓緊施工,期間將新增碼頭泊位5個,新增通過能力560萬噸。廣澳港的建設,也為汕頭的招商引資,尤其是對吸引大型石化項目、大型制造項目落戶南區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
港口規劃和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目前,列入粵東重點布局的華能汕頭海門電廠1號、2號機組建設項目已于今年9月6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工程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華能汕頭海門電廠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為6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是南方電網首個百萬千瓦級超臨界機組電廠。
從市第八次黨代會以來,港口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汕頭港總體規劃》、《汕頭港廣澳港區總體規劃》等的編制,完成港口投資19.3億元,建成珠池港區二期工程5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加德士海洋燃氣能源公司6.4萬噸級LPG泊位,還有南澳前江灣戰備碼頭工程、南澳對臺開發基地碼頭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