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重壓下的困惑2006中小物流企業診斷

2006-12-26 10: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這運價真是沒法讓我們活了。”這是2006年不少小貨運公司的心聲。尷尬的是,發展了若干年的中小物流企業,在2006年依然面臨著生存的考驗。
    市場亂像不斷2006年4月份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國內已注冊的物流公司有70多萬家。但這個數字在不斷更新中,一些中小物流企業不斷銷聲匿跡。上海陸海英國際集裝箱貨運有限公司曾是上海一家赫赫有名的拖車公司,鼎盛時擁有80多輛進口集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該公司一直掙扎在破產的邊緣。2006年3月份,中日合資的上海春駒貨柜儲運有限公司在日本投資方撤資后宣告解散。這都只是滄海一粟。
    罪魁禍首似乎是油價。國際油價高位震蕩,國內成品油價格上去后就沒下來,這對我國中小物流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成本壓力。南京四通物流公司以前每天都有15輛車子發往外地,現在為了不產生太大的虧損,基本上不對外地發貨,只在市內短距離送貨。盡管如此,該公司依然每天為柴油價格高居不降而犯愁。
    的確,相比10年前,目前的陸運運價的確上漲了不少,但是運價的增長遠遠比不上貨運成本的增長。
    車主誰也不敢提價,因為市場競爭激烈,你不運別人也會搶著運。
    與大型物流企業業務和利潤齊增相比,多數中小物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甚至出現了運價低于成本的現象,部分中小物流企業只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一些小貨運部,多以調配車輛,超標裝載來謀取利潤。一個簡單的貨物被炒兩三次,然后才拼車裝運。
    投機是商人的天性。在主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些物流企業盲目擴張戰線,一些中小物流企業甚至投資辦雜志、開飯店,希望能撐到明天。
    是什么造成了困局
    我國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運輸網點不多、服務能力有限的問題。
    各中小物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開辟渠道,出于自身利益和方便的考慮,紛紛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擁有自己的物流設施。這樣一來,在用戶比較集中的地區,往往因為有利可圖而建有多家物流公司,造成物流企業的重復建設,使設施過剩、資源浪費。
    如江蘇悅達集團下屬的東風悅達起亞在成車運輸對外招標時,一下子就有6個物流公司同時進入,爭做汽車物流服務,結果普遍反映業務難做,效益不佳,但又舍不得離開,成為一塊難以棄舍的雞肋。而在用戶相對較少、交通欠發達的農村邊遠地區,物流業則無人問津。
    中小物流企業多數依靠著一個大型企業,一個企業在年初預算物流成本時往往會提出比往年低的目標,這就決定了公司開出的價格不會提高,在至少同樣運量的情況下,貨主甚至會壓低運價。而面對燃油漲價,物流行業出現中小物流企業集體走向“蒸發”。
    造成這種局面原因何在?中小物流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肯定是原因之一。據統計,有80%的中小物流企業所有經營管理都是領導做主,沒有戰略規劃;而在制定完整戰略規劃的企業中,僅有一半以上能夠按照規劃有步驟的執行。
    2006年,銀根不斷縮緊,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環境十分困難。據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統計,目前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方面非常困難。從現有的融資方式來看,中小物流企業僅選擇了其中的兩到三種,80%的企業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17%的公司是靠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而且,中小物流企業難以進入直接融資市場,而進入間接融資市場也遇到許多困難。商業銀行為了保證自身經營的安全性,一直采用傳統的擔保、抵押貸款方式,中小物流企業由于自身資金不足,可以抵押的物品有限,很難獲得貸款。
    專業化才是出路
    在國內傳統貨代、倉儲等物流企業轉型過程中,也常看到一些企業不是在服務上下功夫,而熱衷于更名“某物流企業”,好像一戴上物流這頂帽子,就可以搖身變為物流界的全能冠軍———什么貨代、倉儲、配送、快遞、包裝等都通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中國物流行業分類與評估指標》把物流企業分綜合型、運輸型、倉儲型三類。但國內一些中小物流企業不顧自身條件,在功能定位上,都爭先恐后地奔向“綜合型物流企業”的懷抱。
    中國企業的多元化是有原因的。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社會關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了一定的關系,才能在一定地區將某一業務做大做好。但在一定地區范圍內,單一業務的市場容量有限,企業想再發展,就必須多元化去做其他能攬到手的賺錢項目。于是運輸公司就開始涉及倉儲、房地產等。
    這種多元化發展,在單一項目上,可能創造一定的利潤。但由于關系人需要平衡各方的需求,因此項目的連續性沒有保證。此外,管理者是否有能力去管理新業務。拼湊起來的隊伍,在業務素質和成本控制上難以與競爭對手抗衡。因此,在一段時間后,國內許多多元化的企業遭遇經營困境就不足為奇了。
    這一點,TNT可能深有體會。安吉天地并非質劣子公司,但是比起DHL、UPS等競爭對手并沒有技高一籌。再做汽車物流,戰線也似乎拉得過長。所以TNT還是要出售安吉天地。
    因此,國內物流企業使用“短平快”的手法解決到手的項目可以;但不應該刻意進行多元化經營。中小物流企業要深入研究進入的領域,要有明確的戰略觀點。用一句老話說就是“干什么吆喝什么”。
    中小物流企業首先應當專注某一行業,對這一行業深入的了解,對其它產品從包裝、倉儲、運輸等等各個環節的特點都有充分把握,然后相應的推出服務,服務項目的深化必然能贏得客戶的青睞,專業形象的樹立當然能贏得客戶信賴,企業無形中就拉開了與其它企業競爭水平的檔次。
    更進一步,對于實力有限的中小物流企業來說,實施一對一營銷,才能做到量體裁衣,服務專業化,才能具有競爭力,創造自己的“金牌客戶”,在保證老客戶忠誠度的基礎上,發展爭取新客戶。在一對一營銷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有針對性進行及時調整,拓寬服務面,在保證原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品種,以提升客戶滿意度。
    “物流企業應該先在自己的業務上做到最好最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做到老大,然后才可考慮多元化。”這對中小物流企業而言,可能就是真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