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造船三大指標市場份額穩步上升全國新承接船舶訂單29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4%;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612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5%;造船完工量8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按我國和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統計數據,我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5.7%、30.0%和22.1%。其中,承接新船訂單位居世界第二。
(二)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全國規模以上890家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23億元,同比增長36%;完成工業增加值289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船舶制造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82億元,同比增長41%;船舶配套設備制造企業48億元,同比增長36%;船舶修理及拆船企業58億元,同比增長45%。
(三)主營業務收入同步攀升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船舶制造企業636億元,同比增長40%;船舶配套企業162億元,同比增長37%;船舶修理及拆船企業149億元,同比增長32%。
(四)利潤總額成倍增長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53.1億元,同比增加31.1億元,是去年同期利潤總額的2.4倍(第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22億元是去年同期利潤總額的2.8倍)。其中,船舶制造企業實現利潤28.2億元,同比增加2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船舶配套企業8.9億元,同比增加2.8億元;船舶修理及拆船企業15.8億元,同比增加7.1億元。
(五)船舶出口增長強勁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554億元,同比增長63%。出口船舶完工量69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7%,占造船完工總量的82.9%。據海關統計,船舶產品(含浮動結構體)出口金額54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出口金額。
二、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船舶產品結構調整明顯1-9月造船三大指標的產品結構出現了油輪比例增加,散貨船比例下降的明顯變化。據統計完工船舶中油船占總量3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個百分點;散貨船占總量4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個百分點。新承接船舶中油船占總量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個百分點;散貨船占總量2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個百分點。手持船舶訂單中油輪占總量48%比去年同期提高10個百分點;散貨船占總量3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個百分點。
(二)主要配套產品產銷兩旺1-9月,船舶配套設備制造完成工業總產值176億元,同比增長36.6%;承接船舶配套合同120億元,同比增長18.5%。完工船用低速柴油機99臺/123.5萬千瓦,同比增長3%和21%,甲板機械的完工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較大增長。
(三)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高1-9月,船舶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50點,同比提高35點,前三季度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分別為137、147和150,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高。其中,全員勞動生產率119674元/人年,同比提高27071元/人年,拉動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16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船舶工業企業加強管理,節能降耗,降本增效,使企業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指標的增幅均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據統計,1-9月,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9%。而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34.4%;營業費用同比增長13.5%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2.56%;分別比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低3.5、24.4和15.3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