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中國航空物流企業的戰略選擇和業務模式分析

2006-12-25 5: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上個世紀的航空公司一定想不到中國當前在航空物流方面的廣闊前景。然而,這一產業卻實實在在地發展起來了。在1980年,中國航空貨郵總運輸量僅為8.8萬噸,而2003年已經達到219萬噸;國際航線的貨郵運輸量也從1980年的1.4萬噸增長到2003年的51.4萬噸。民航總局預測,到2010年,航空貨運量將增加到470萬噸,平均年增幅為10%。波音公司《中國市場預測》報告指出,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將以每年7.6%的速度增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如此光明的市場前景,自然會留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這當然是中國高速成長的經濟所創造的又一個奇跡。盡管經歷了911和SARS等種種沖擊,中國的航空物流都以一往無前的態勢迅猛發展。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的趨勢漸趨明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鮮活產品(如水果、鮮花、海鮮等)、精密機械產品(如醫療器械)、電子產品(如計算機)、商務文件、通訊產品(如手機)需要通過飛機來進行運送。目前,在蘇州無錫,有80%的IT產品都通過飛機在48小時或者72小時之內被運到世界各地。在越來越講求速度的趨勢下,書籍、藥品、軟件、玩具等都將逐漸會成為航空物流的服務行業。
    這樣的發展趨勢當然能夠給人以足夠的信心,但也引來了為數眾多的逐利者。重組后組建的四大航空集團都不約而同地加大了貨運業務的投入,組建專業的航空貨運公司,將航空貨運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跨國企業大批進入中國,它們的航空物流外包商也隨之跟進,并積極拓展中國市場。與此同時,航空貨運已成為國內資本投資的熱點。除已有的中貨航、國貨航、揚子江快運外,民航總局近來又相繼批準籌建翡翠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和珠海捷暉貨運有限公司。去年我國新批的一類貨運代理公司更是多達306家,同比增長了128家。今天的中國航空物流市場,已經逐漸呈現出群雄逐鹿,硝煙四起的局面。誰才能夠成為最后的勝者?在國外航空巨頭的競爭壓力之下,中國的航空企業應該如何尋找自身的發展機遇?
    航空物流企業SWOT分析
    平心而論,相對于已有多年成熟運作經驗的外國公司來說,國內的航空業仍然顯得準備不足。和美利堅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等國際航空公司,國內的航空公司無論是在貨物運價、航油成本還是運力水平等方面,都處于相對劣勢。但是,如果我們從更廣闊的視野出發,航空物流企業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對優勢,取得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
    如果運用著名的戰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我國航空物流業的現狀大體可以用下表表示:
    競爭優勢(S) 市場機會(O)
    l 龐大的航線和銷售網絡;l 較強的綜合運輸服務能力;l 良好的國內客戶資源;l 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 l 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增長使市場需求穩定增長;l 在電子商務日益普及的今天,航空物流市場的技術壁壘在下降;l 國內企業對航空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競爭劣勢(W) 潛在威脅(T)
    l 缺少現代專業貨運及工業加工型機場;l 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l 信息技術還比較落后,沒有統一的航空物流信息平臺;l 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普遍不是很高;l 缺乏良好的發展航空物流的運營環境 l 外資企業已在國內展開全國性的業務布點;l 其他運輸方式的替代性威脅;l 民間資本大量進入航空物流市場,容易造成暫時性的無序競爭。
    如上表所示,在中國市場上,國內的航空物流企業同時具備網絡、客戶和政府資源等方面的獨特競爭優勢,這一點是國外的航空公司所無法比擬的。航空物流業不同于其他的行業,它的充分發展需要相關的產業如公路運輸業、快遞業、機場等的積極支持。在這方面,國內的航空公司無疑具有相當的優勢。根據SWOT分析結果,可以采取以下四種類型的戰略:
    1、SO戰略。即:加強市場開拓能力,利用優勢實行多式聯運。
    2、ST戰略。即:利用優勢創建核心競爭力,了解競爭對手市場.技術,發展規劃等情況,以規避威脅。
    3、WO戰略。即:穩定目前業務,加強企業管理機制改革,健全內部經營制度,加快設備更新與設施改造,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改善物流市場服務結構,調整物流網絡分布結構,建立信息系統,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增加增值服務,創建核心競爭力。
    4、WT戰略。即:穩定現有市場份額,健全企業經營機制,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航空物流業的成功要素分析
    航空物流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航空貨運企業,也不是一般人簡單理解的傳統航空貨運服務的延伸,它是現代信息時代的新興行業,其運營模式也不僅僅是“飛機+卡車”的簡單加法,而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結合生產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配合生產廠商設計出以“一站式”、“門到門”服務為特征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為客戶企業提供原料和產品的供應、生產、運輸、倉儲、銷售等環節結合成有機整體的優質高效的個性化綜合物流服務。
    從歷史發展上看,物流業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如下圖三個階段:
    從我國航空物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運輸合同和分銷階段。然而筆者認為,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航空企業要越過物流外包,直接走向供應鏈管理集團也是很有可能的。成功的關鍵在于抓住一些成功的關鍵要素。如果將航空物流業務細分為航空貨運和航空快遞兩大類,根據著名物流管理專家宋楊先生的觀點,航空物流業的成功關鍵要素有如下幾種:
    航空貨運企業的關鍵成功要素
    l 地面運輸能力(二級城市的快運的貨運網絡,在其余城市代理的規模,以及能否提供城際貨運);
    l 客戶關系(是否建立全國性的貨代網絡、有無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是否能培養客戶的忠誠度);
    l 提供增值服務的能力(倉儲、包裝、裝配等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l 信息技術(貨運管理能力、CRM系統、知識管理系統)
    l 航線覆蓋面(增加全貨機、利用已有腹艙、利用其他國內外的航空公司的航線)
    航空快遞企業的關鍵成功要素
    l 多種模式的運輸能力(提供航線齊全的全貨機和腹艙,公路運輸的能力);
    l 流程效率(全貨機航線、分揀中心、全天候24小時運作);
    l 品牌(品牌宣傳、統一的服務模式、統一的價格策略);
    l IT系統(統一規劃的信息系統,具有標準化、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擴展性);
    l 服務質量(完善的績效考核及質量監控體系、質量管理認證);
    l 地面運輸網絡(建立同城網絡、建立若干城市的市內投遞站)
    能否抓住這些關鍵的成功要素,是國內航空企業能否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航空物流企業業務模式分析
    從以上關鍵成功要素分析,我國的航空物流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業務發展模式:
    模式一:貨客兼顧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指,航空公司通過與貨代的結合擴展航線的覆蓋面,擴大業務來源。同時由貨代方面可以取得客戶來源, 擴大艙位需求; 貨代也可借此業務模式取得運力、艙位及服務方面的保證與控制。在這種模式下,主要開展的業務將是貨代服務和航空貨運門到門服務,主要收入來源為貨代代理、地面運輸、航空運費以及貨物組裝所帶來的價格差。這種模式具有如下優點:
    § 與貨主關系密切,了解物流需求;
    § 增強企業的地面服務能力;
    § 完善航線覆蓋網絡;
    § 享受貨代所得利潤、經濟規模帶來的利潤、成本降低和整合貨物的好處;
    § 對最終客戶提供完善的一體化服務;
    § 增強攬貨能力。
    在這種模式下,航空公司也可將業務擴展至貨代領域,通過參股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貨物運輸代理企業。這種業務拓展一般情況下需要取得交通運輸部門的許可。
    目前,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所采取的正是這種模式。該公司以強大的網絡優勢為依托,積極備戰,致力于建設“以貨機航班為龍頭,客機腹艙為支持,覆蓋國內、輻射全世界的國內最大的貨運網絡”, 通過不斷地挖掘發揮“藍天大三角”的網絡優勢,加強“空地一體化”建設,來推動其貨運業務從傳統貨運業向現代物流業的轉型。
    模式二:專業化航空貨運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通過專業化的全貨機提供航空貨運服務的業務發展模式。目前提供全貨機空運運力的公司分為兩類: 1) 提供專機出租及機隊管理服務;2) 提供某特定航線及班次 (固定或不固定) 的全貨機艙位。前者以飛機租賃費、機隊管理維修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后者以艙位出租費、地面運輸費為主要收入來源。這種業務模式的主要運作方式為擴大貨機機隊規模,增設航線,發展主干貨運航線,基地機場地面處理能力等,成功的主要關鍵在于如何在機隊機型規模、航班密度與投資成本, 及初期吸納客戶的保證提出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這種模式的優點如下:
    § 以長期合約方式鎖定客戶低需求浮動及可做艙位機隊規劃, 并可將合約到期日平均分開, 穏定需求
    § 可在合約中將經營風險轉移至客戶 (例如燃油價格承擔)
    § 長期所需銷售成本比例相對少
    § 進入壁壘較高
    這種業務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物流的專業化水平,因而受到國內很多人的一致推崇。我國當前由東航成立的中國貨運航空公司,國航成立的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當時,我國國內航空公司總共只有11架全貨機,這只相當于美國聯邦快遞公司貨機總量的2%,專業化水平還很低。
    模式三:快遞網絡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提供地空聯運一體化,高效率的國內快遞服務,提供多樣化、具有不同時效性及相對價位的產品,包括文件、小包裹及重貨等。快遞行業是當前的高利潤行業,可以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航空公司介入快遞行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在次日投遞、定時投遞、機場到門或門到門的服務、其它附加價值服務提供等方面,更是具備獨特的優勢。
    這種模式的成功關鍵在于,如何通過與郵政、快遞公司等的協同運作,通過地/空多式聯運環節達到高效率。目前在國內,聯邦快遞和民航快遞等公司已經開始展開角逐。
    模式四:物流解決方案 / 外包業務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為企業提供物流解決方案或以外包合同的形式提供企業物流運作管理,包括流程、設施、人員及信息系統,涉及的物流模塊可包括訂單計劃管理、運輸需求管理、倉儲配送管理及反向物流管理,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包括物流外包費用、物流管理咨詢、設施租賃 / 使用費、人員提供費、系統使用費、系統安裝費等。
    這種模式對于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有較高要求,對于一些管理能力、流程整合及信息系統能力都較強的公司,可以有意識的朝這方面發展。然而,對于目前我國的大多數航空公司來說,尚不具備采用這一業務模式的能力。然而,不管是否采用這一業務模式,航空物流企業都應該加快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這是企業航空物流服務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