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洲醫藥公共保稅倉的行業考量
長期以來,我國醫藥流通領域為國有企業所主導,環節冗長,機構老化;隨著醫藥物流熱的興起,促使這一格局發生了歷史性改變,在醫藥物流領域已江山初分。在群雄爭霸的過程中,民營企業的迅速崛起給競爭激烈的醫藥市場帶來了一種新氣候。今年2月下旬,中國第一家專業醫藥物流公共保稅倉在全洲藥業集團掛牌成立,基于保稅物流的現代大型醫藥物流中心的形成將給醫藥流通領域帶來怎樣啟示與經驗?
一、微利時代的呼喚:物流港興起的契機
長久以來國內醫藥企業重生產輕物流的思想觀念在日積月累中產生了一種頑疾,致使醫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只注重在生產領域下功夫,對生產領域以外的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卻顧及甚少,由此造成了物流渠道的成本劇增,藥價居高不下。醫藥行業步入微利時代,在業內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生存危機的侵擾下,醫藥企業便將降費增效的目光聚焦到了物流成本這一環節。
近幾年來,國內有不少的醫藥企業都在努力尋求新的物流管理模式,鑒于企業內部眾多因素的困擾而一直未有明確的動向。而全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卻乘著政策的春風在物流建設的探索中脫穎而出。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的破土而出正是昭示著全洲藥業集團成功探索出了醫藥流通的新體制,其目標就是能真正削減流通環節的成本,返利于民。
另一方面,一個業內提出的科學數據不容忽視。據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使人們對醫藥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醫藥零售業和醫藥物流業將得到快速發展。據業內估計,2010年我國的醫藥市場價值將達到600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20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醫藥市場。但是醫藥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受制于高昂的研發成本、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等眾多因素的約束。從而最終表現為目前我國的醫藥市場普遍藥價虛高,導致百姓對醫藥產品缺乏購買力,同時也促使整個醫藥行業無利可圖。于是, 降低成本成了醫藥領域迫切渴望建設物流中心的根本由頭。全洲藥業集團的董事長意識到,要解決藥價虛高這一問題,實現全面的藥品平價化,就應盡快尋找出藥品銷售方式的新路子,減少流通的環節,縮減流通成本,提高醫藥貿易企業的競爭力。
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現在有很多人仍然對現代物流的內涵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把現代物流的概念簡單化。于是針對目前物流業的興起,有人高歌贊頌,也有人畏首畏尾,更有人嗤之以鼻。但是全洲藥業集團并沒有在謠言四起的環境里裹足不前。在很早的時期,全洲藥業集團的董事長就已經有了前瞻性的策略。經過兩年的市場調研,全洲藥業集團準確地判斷出在不久的將來,藥品流通渠道的兩端(生產商和零售商)對醫藥批發商的依賴會越來越明顯。首先是生產商必須借助批發商廣泛而專業的分銷網絡,以提高廠家的產品銷量;同時零售商希望從批發商那里拿到最物美價廉的商品以賺得滿載而歸。立足于自身,湖南的多數醫藥企業雖然也有自己的倉儲、運輸部門,但其規模小、配套設施落后,而其業務僅局限于自營配送。正因為目前醫藥流通領域的運作成本如此之高,全洲醫藥物流中心將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和管理,縮短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使企業因物流改善而做到資金的加速流轉,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聲名鵲起
2005年,一個在全洲藥業集團歷史書卷上銘刻著無數榮耀和輝煌的年代。在這一年,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在全國各大媒體中屢次被提起。這標志著全洲藥業集團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奮斗者走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醫藥行業的主角。回顧全洲藥業集團的發展史,我們深感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聲名鵲起的確是理所應當的。
2006年2月下旬,
長沙海關正式批準在全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全洲醫藥食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設立醫療保健藥品保稅倉庫(湘關監發[2006]20號文件),這是我國第一家專業的醫藥物流公共保稅倉。
全洲藥業集團醫藥食品物流港作為我國第一家專業的醫藥物流公共保稅倉的獲批,標志著中國醫藥行業在加入WTO后邁出了國際貿易的關鍵一步,特別是湖南醫藥產業在醫藥國際化、與全球采購供應鏈一體化中已搶得先機。全洲公共保稅倉將以湖南為中心,囊括中南地區,輻射全國的進出口藥品、試劑、醫藥用原料、輔助材料、藥用中間體、醫療器械、保健用食(飲)品等的保稅倉儲以及保稅物流配送業務。不僅可以抑制藥品價格、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地區財稅收入,而且會促進全國的醫藥生產廠家、醫藥流通企業的有序競爭與戰略大合作,帶動醫藥產業的整體發展,是中國醫藥貿易的一個里程碑。
全洲醫藥物流公共保稅倉的設立,是在全洲物流基礎上成立的,它不同于中國以前任何一家醫藥
物流企業的模式,由于減少了眾多中間環節,能夠徹底實現從采購、生產、銷售的供應鏈一體化,從而能真正提高效率,給醫藥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另外,保稅物流是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大平臺,在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設立醫藥公共保稅倉為我省乃至中南地區進出口藥品、食品填補了一項空白,它將改變湖南乃至整個中南地區只能依靠沿
海口岸進出口藥品的歷史。加之,我省豐富的中藥資源出口;全洲醫藥公共保稅倉庫將為跨國醫藥企業實現全球采購和配送,為我國傳統中成藥“走出去”,國外先進藥品“引進來”提供公共平臺,并最終促進醫藥產業的大發展。
三、發展醫藥保稅物流前景可觀
我國加入WTO后,藥品進口關稅稅率從2000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并將開放藥品分銷服務和開放醫療服務的市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全洲藥業集團覺察到在資本規模、經營方式、管理水平、營銷策略等方面都無法與跨國大公司相比,入世后隨著國外醫藥商業企業的大舉入侵,將會使整個物流行業進入一種更為激烈的競爭狀態。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環境里亙古不變的法則。如何在羸利日趨為零的市場環境里挽救自我?全洲藥業集團智地做出了歷史性的抉擇:通過建設現代化的物流系統來降費增效,最終營造出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和贏利模式。
近幾年來物流費用居高不下已成為我國醫藥商業的桎梏。要想突破這個生死攸關的癥結,就只有擴大物流配送功能,才能爭取更多的上下游客戶,才能真正在財務、人員和物流三大費用上降費增效。而從現實環境來看,湖南現在的物流公司,配送網絡只能達到地級市,不能到縣,更別說鄉鎮了。在此基礎上全洲藥業集團的物流港新模式構想就有進一步的現實可能。
雖然各地正在如火如荼修建物流中心,但是大量的無序、重復建設,缺乏科學的投資分析,將會導致大量的物流中心空置。而全洲藥業集團設立醫藥公共保稅倉,走差異化道路,不斷拓展新的盈利渠道,融入國際貿易平臺,能夠為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出口帶來切實的效益,注定會給行業革命性的沖擊,徹底改變中國目前的醫藥行業格局。
由于所具備的政策優勢和軟件硬件優勢,全洲藥業集團具備了多元化的贏利模式:二方物流、三方物流服務;綠色環保物流服務;流通加工增值服務;資訊服務;電子商務;公共保稅倉,貨代報關服務;柜臺租賃,廣告租賃,車輛租賃服務;物流交易服務;代理采購服務;客戶終端網絡帶來的通路費收取;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和擔保服務;自動化信息化增值服務。
市場內已有很多醫藥商業公司在建設這樣的網絡,為了帶來流量,全洲提出“GSP管理,大市場運做”經營思路,為廣大供應商、經銷商、代理商、終端客戶提供一個大市場平臺,使廣大客戶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交易效益最大化。現在,哈藥集團等廠家都與之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展位招商與物流倉儲配送招商效果明顯,預計今年物流港就可完全投入運行。
對于發展前景,全洲藥業集團表示非常的有信心,要改革現有的倉儲運輸條件和業務網絡。在引進高精尖端的設備技術時,綜合估算啟動成本、物流人員工作能力、作業環境等方面,做到服務和管理的完美結合。只有這樣,全洲醫藥食品物流港才會沿著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作者申志華系全洲集團總裁助理,高級職業經理人,對物流領域與醫藥行業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