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高原在日前于昆明舉行的“中國-東盟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合作研討班”上介紹,目前我國內河通航里程已達12.3萬公里,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淮河、黑龍江及松遼水系。其中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之間以京杭運河相溝通,從而構成了三個相對獨立的內河航道系統。
多年來,我國以長江、珠江、京杭運河等高等級航道為重點,進行了大規模的航道整治與建設,使全國1000噸級以上航道里程超過了8000公里,300噸級以上航道里程約為2.3萬公里,帶動了船舶、港口等相關要素的發展。2005年全國內河水運完成貨運量超過13億噸,長江干流貨運量已位居世界主要內河航道前列。
目前,我國已制定了《全國水運主通道總體布局規劃》、《內河水運發展戰略》等重要規劃,正在編制《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同時各省也分別制定了航運發展規劃。
高原透露,按照國家擬訂的水運發展規劃,交通部門將大力推進由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和18條主要干支流航道構成的高等級內河航道體系建設,將形成高等級航道約1.9萬公里。
另外,據高原介紹,目前我國沿海港口星羅棋布,共有泊位近5000個,2005年完成貨物吞吐量約33.8億噸,上海港、深圳港等已發展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海港。今后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地區現代化沿海港口群發展。
上一篇:中國鐵路正加快貨車提速改造
下一篇:中國鐵路正加快貨車提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