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嘉興市海鹽縣最近編制的《海鹽港區海河聯運規劃》,將通過海河聯運,把海鹽打造成一個物流中心。
“海河聯運是嘉興獨有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張王牌,發展現代物流業。”該市交投集團董事長施國良認為。
嘉興地處長三角河網密集地區,境內河道縱橫,航道密度每平方公里達50公里,杭平申線等224條定級航道與上海、杭州、湖州等地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絡相通,通航里程達1936公里,占全省內河航道總里程的18.6%,與上海市航道里程相當,具有海河聯運的獨特優勢。目前,該市內河貨物年運輸量已相當于長江干流航道的運輸量,是全國內河航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該市基本建設所需建筑材料的90%、生產和生活用煤的85%、石油的80%均由內河運輸完成。
在嘉興市“十一五”總體發展戰略中,有這么一個規劃:“進一步發揮嘉興港海河聯運優勢,建成長三角糧食、煤炭、液體化工等大宗物資的物流集散基地。”但是,在實際運作中,海河聯運的優勢并沒有為企業所充分認識和利用。據海關有關人員介紹,嘉興地區每年至少有10萬標箱以上的生成量,洋山港開港后,經由乍浦—洋山支線進出口的集裝箱運輸要比原先走外高橋縮短88海里,所以蘇南、浙北地區的貨物選擇從嘉興港進出均有較大的成本優勢,而且嘉興港周邊有便捷的公路和內河通道,一個集裝箱走乍浦—洋山支線要比通過公路運輸抵達洋山港節省約1000元人民幣。
海河聯運也為嘉興市發展內河集裝箱運輸提供了廣闊空間。從集裝箱運輸的組織來看,內河集裝箱運輸的經濟性體現在一次性運量大、成本低、便于管理等方面。如果借助嘉興得天獨厚的內河水網條件和嘉興港的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集裝箱內河運輸業務,可以使嘉興市逐步形成“客運走公路,貨運走水路”的交通運輸新格局,并擴大嘉興港的輻射范圍。
上一篇:東方海外物流穗設新倉庫
下一篇:珠三角千里輸油管道近日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