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十一五”期間,山西將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全方位提升科學決策水平,增強市場監管、應急處理和公眾服務能力,全面提高行業運營效率、管理能力和公眾服務水平。
“十五”期間,山西省交通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山西省公路局建設了公共信息、網絡化辦公、行政管理、文檔管理、多媒體信息、系統管理等六個平臺。山西省征稽局建設了覆蓋到所有市區160余個征費所、站以及17個國省道干線公路收費站的信息化網絡;建成了養路費征收管理系統、稽查系統和通行費收費站三級監控網。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建設了高速公路信息監控中心,建立了覆蓋全省高速公路的通信骨干專網,初步具備了信息處理和信息發布功能;建立了全省高速公路三級視頻監控聯網和監控數據的初步聯網;實現了全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一卡通;建立了業務管理平臺、應急處置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山西省運管局建立了運管系統數據處理中心、省市縣三級網絡、全省統一運政聯網辦公軟件、車輛IC卡電子網絡單元、以會議電視和網絡電話為溝通渠道的行業管理基礎平臺;建立了以GPS、掌上電腦、車載攝像機為技術支撐的監督管理平臺;建立了96566運政熱線、物流信息平臺、省市縣三級154個運政門戶網站、汽車站聯網售票服務體系、汽車維修救援服務體系等信息服務平臺。山西省交通戰備辦建成了山西省國動委與山西省交戰辦、山西省交戰辦與
太原、
忻州、
臨汾、
運城、
長治、
晉城6市交戰辦互聯的視頻會議電視系統,實現了語音通訊、視頻會議、數據傳送等多項功能。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于勝英在山西調研期間,對山西交通信息化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十一五”期間,山西省高速公路將達3000公里,伴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交通通信光纜將覆蓋全省所有的市和80%的縣(市、區)。因此,山西將近一步完善網絡管理,建設山西交通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省、市兩級數據中心,建設七大綜合信息系統,建設三大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交通信息化保障體系,最大地發揮信息效能,為全省交通行業的科學發展提供依據。
于勝英在山西調研時說,信息化工作要整合現有資源,防止盲目重復建設,發揮最大的信息化效能,為交通發展、為公眾更好的服務。他強調,各級領導一定要以科學的眼光充分認識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資源整合要著眼頂層設計思想理念,本著“四統一”原則,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本(軟件開發)、統一平臺、統一對外發布,認真抓好信息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