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位于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為了解決深處內陸、無出
海口問題,哈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交通運輸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建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全方位立體運輸網絡,努力加強與歐亞大陸通道沿線國家的合作,發展過境運輸,以獲得過境收入,使其成為油氣、固體礦產資源開采之外的一個新經濟增長熱點。有關專家估計,哈未來每年過境收入將超過20億美元。
一、哈薩克斯坦的鐵路建設
哈薩克斯坦率先在獨聯體國家中進行了鐵路運輸機構改組,放開客運和貨運經營,國家保留了對干線網的監控權。2003年哈政府投資3.35億美元完善鐵路網建設。
近幾年實施的主要項目有:
1、建設了
阿克蘇(Аксу)-杰格連(Тегелен)總長184公里的鐵路,這是哈獨立后建設的第一段鐵路。
2、改造了長度為130公里的扎納謝梅(Жанасемей)--杰格連(Тегелен)鐵路。
3、建設多斯特克(Достык)口岸。多斯特克國際過貨口岸是中哈主要的過境運輸通道。2003年過貨量達到750萬噸,2004年將達到900多萬噸。哈計劃2004-2005年投資5200萬美元建設多斯特克口岸。
4、2003年9月開通了阿斯塔納-阿拉木圖城際間快速客車,對1000多公里的道路進行了維修。
5、2004年將建成赫洛姆陶(Хромтау)-阿爾滕薩林(Алтынсарин)長度為402公里的鐵路,是哈獨立后最大的鐵路項目,使哈形成封閉的鐵路網。
2004-2006年哈政府計劃總共向鐵路領域投資11億美元,其中本國資金9億美元,借款2億美元。
(一)過境運輸的發展
由于獨聯體國家間經貿關系日益活躍,哈鐵路過境運輸量穩定增長,年增長9-10%,尤其是集裝箱運輸從無到有,得到發展。2003年哈運輸了83列集裝箱列車,線路包括納霍德卡-洛科季(Локоть)-阿拉木圖、納霍德卡-洛科季(Локоть)、阿拉木圖-塔什干、阿拉木圖-伊列茨克(Илецк)、阿拉木圖-多斯特克(Достык)。開辟了波羅的海至俄羅斯并繼續通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和中國的運輸通道,2002年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與哈鐵路部門聯合開通了“波羅的過境運輸”集裝箱列車,可通往烏茲別克斯坦、伊朗。
2001年12月
烏魯木齊-阿拉山口-多斯特克(Досты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奧爾沙(Орша)-馬拉舍維奇(Малашевич波蘭)-謝金(Седин, 柏林)段示范性集裝箱列車開始運行。2004年4月27日
連云港-阿拉木圖集裝箱列車正式運行,全程為25小時31分(不計在多斯特克停留時間)。至目前已發運了5列集裝箱列車。新歐亞大陸橋鐵路通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二)哈鐵路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哈政府財力、經驗不足,進行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有限。例如,赫洛姆陶-阿爾滕薩林鐵路長度僅402公里,已經稱為哈獨立后最大的鐵路建設項目,表明鐵路線距離短,投資規模還很小。
二、公路建設
哈薩克斯坦政府制定了《2001-2005年國家公路發展綱要》,修整和改造國家級公路,為此共向國際金融組織貸款4.5億美元。2004年政府對公路建設投入3.19億美元,7200萬美元為外債,2005年計劃投入4.14億美元。
(一)近年主要項目
1、恢復了阿拉木圖-阿斯塔納公路,改造了阿斯塔納-布拉巴伊(Бурабай)公路和與歐洲公路網相接的阿拉木圖-阿斯塔納-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運輸走廊。
2、維修“古絲綢之路”上的阿拉木圖-霍爾果斯公路。
3、在薩瑪拉-齊姆肯特國際運輸線路上在烏拉爾斯克市建成了跨烏拉爾河大橋,在克孜羅爾達市(г. Кызылорда)建成了跨錫爾河大橋,全線于2006年開通。
(二)2004年項目
1、保養“古絲綢之路”上的阿拉木圖-比什凱克公路。
2、保養西哈薩克斯坦地區公路,包括阿德勞-烏拉爾斯克,阿克托別(Актобе)-卡拉布塔克(Карабутак)-庫斯塔奈州邊界。
3、改造薩瑪拉-齊姆肯特運輸線上卡拉布塔克(Карабутак)至伊爾吉茲(Иргис)公路。
4、修整阿克日吉特(Акжигит)-烏茲別克邊境公路的別依內烏(Бейнеу)- 阿克日吉特段,以保證通往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5、繼續建設里杰爾(Риддер)-俄羅斯邊境公路,保證通往蒙古。
6、改造阿斯塔納-庫斯塔奈-車利亞賓斯克公路以及薩瑪拉-齊姆肯特公里的烏拉爾斯克-阿克托別段。
(三)今后幾年計劃
1、繼續改造薩瑪拉-齊姆肯特線路。
2、在阿斯特拉罕-阿德勞-阿克套-圖爾克緬巴希(Туркменбаши)公路保養阿德勞-阿克套段,在基加奇(Кигач)河上建大橋。
3、維修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阿德勞段公路。
4、在“古絲綢之路”霍爾果斯-阿拉木圖-塔什干段繼續進行建設、維修。
三、里海港口建設
哈薩克斯坦的里海運輸主要依靠三個港口:阿克套國際貿易港,巴烏季諾(Баутино)碼頭和庫雷克(Курык)碼頭。三者位于北里
海東岸,其中阿克套港最為重要,是主要的過境中轉點,維持著哈與里海、黑海和地中海部分國家聯系。阿克套港于1999年進行了改造,每年可換裝石油800萬噸,貨物150萬噸,集裝箱24000個,可用輪渡裝運汽車及列車車廂。2003年根據哈總統令建立了“阿克套海港”特別經濟區。為發展海上運輸,哈建立了國有公司“哈薩克海上運輸船隊”。由于哈船舶無法直接進入海洋,必須經俄羅斯境內河運線,交通部還需與俄羅斯商簽海運合作協議。
四、河運建設
1、開辟額爾齊斯河船運線。哈交通部2003年開始建造舒利賓(Шульбинский)船閘,將于今年內完成。額爾齊斯河運能可達到200萬噸/年。哈方希望開辟成新的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運輸走廊。
2、改造43公里長的烏拉爾-里海運河,改造后河-海兩用型船舶可進入阿德勞河口港,西哈薩克斯坦可與里海沿岸國家港口相連,改造計劃在兩年內完成。
五、航空運輸建設
7年來哈航線里程增加了7倍。目前在阿拉木圖機場可為波音747貨機加油,阿斯塔納機場可停降大型貨機。2004-2005年將在阿拉木圖、阿斯塔納、阿德勞、阿克托別、齊姆肯特和阿克套等建設、改造機場跑道。阿斯塔納航空公司航線已通往法蘭克福、倫敦、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漢城、
北京、迪拜、伊斯坦布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