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福建省按照珍惜港口岸線、陸域、水域的資源,統籌規劃、遠近結合、深水深用、綜合開發的原則,將合理開發并利用沿海的三都澳、羅源灣、興化灣、湄洲灣、
廈門灣、東山灣等6個適合建設2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大型深水港址岸線資源。
福建海岸線長達3324公里,全省沿海可用于建港岸線長達467公里,其中深水岸線190公里,可建20萬至30萬噸級的超大型深水碼頭岸線資源為全國之最。福建港口還具有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個經濟區,東鄰
臺灣、西接湘贛等內陸腹地的區位和地緣優勢。
為了合理利用這一優勢,福建省政府近日正式印發《福建省大型深水港保護與開發方案》。根據這個方案,福建省將加大大型深水港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力度,開拓港口發展腹地,引進大型臨港產業,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方案規劃開發建設20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港岸線23處,岸線總長47公里,可建設20萬噸級以上深水港泊位80個以及2個大型修造船基地。
在臨港產業布局規劃方面,三都澳主要發展冶金、石化、修造船、電力以及散貨物流等臨港產業;羅源灣主要發展電力、冶金、機械等臨港產業以及大型煤炭、礦石等干散貨的中轉基地;興化灣主要發展高技術含量的機械制造業,創建出口加工區,同時發展冶金、電力、物流等臨港產業;湄洲灣繼續加快建設石化工業園區,同時發展船舶修造、液化天然氣產業和制漿造紙及木材加工業等臨港產業以及物流基地;廈門灣塔角主要作為廈門港的大型深水泊位,建設物流基地;東山灣主要發展石化等臨港產業,建設物流基地。
在開發六大深水港灣的同時,福建還整合港口資源。廈門港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正式出臺,今年1月已開始按新體制運行。新廈門港由廈門市行政區向
漳州市行政區拓展--將原廈門港東渡、海滄、嵩嶼、劉五店港區及和平客運港區,與漳州招銀、后石、石碼港區以及海滄西側岸線八大港區,整合成一個全新的廈門港。整合后的新廈門港深水岸線將增加14公里,總長達40公里,可容納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14個。今后,還將對湄洲灣沿岸港口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