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昨天正式發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將全國沿海港口劃分為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體,強化群體內綜合性、大型港口主體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鐵礦石、集裝箱、糧食、商品汽車、陸島滾裝和旅客運輸等8個運輸系統布局。
大型港口引領8大系統
通過強化群體內綜合性、大型港口主體作用,我國沿海港口在主要貨類運輸上,將形成系統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運輸系統,包括:
由北方沿海
秦皇島港、
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區)、
天津港、黃驊港、
青島港、
日照港、
連云港等7大裝船港,華東、華南等沿海地區電力企業的專用卸船碼頭和公用卸船設施組成的煤炭運輸系統。
依托石化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石油卸船碼頭和中、小型油氣中轉碼頭相匹配的石油運輸系統。
臨近鋼鐵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鐵礦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轉設施匹配的鐵礦石運輸系統。
以
大連、天津、青島、
上海、
寧波、
蘇州、
廈門、
深圳、
廣州等9大干線港為主,相應發展沿海支線和喂給港的集裝箱運輸系統。
與國家糧食流通、儲備、物流通道配套的,專業化運營、集約化的糧食運輸系統。
依托汽車產業布局和內、外貿汽車進、出口口岸,專業化、便捷的商品汽車運輸及物流系統。
在滿足島嶼出行要求的前提下,適應沿海島嶼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陸島滾裝運輸系統。
以人為本、安全、舒適、便捷的旅客運輸系統。
港口群五分天下
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奠定我國沿海港口布局基礎。
根據規劃,環渤海地區港口群由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群組成。遼寧沿海港口群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
營口港為主,包括
丹東、
錦州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于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秦皇島港為主,包括唐山、黃驊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于京津、華北及向西延伸的部分地區。山東沿海港口群以青島、
煙臺、日照港為主及
威海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于山東半島及向西延伸的部分地區。
長三角地區港口群依托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上海、寧波、連云港為主,充分發揮
舟山、
溫州、
南京、
鎮江、
南通、蘇州等沿海和長江下游港口作用,服務于長三角及長江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群以廈門、
福州港為主,由
泉州、
莆田、
漳州等港口組成,服務于福建和江西等內陸省份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三通”需要。
珠三角地區港口群由粵東和珠三角地區港口組成。該地區港口群在鞏固
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同時,以廣州、深圳、
珠海、
汕頭港為主,相應發展
汕尾、
惠州、虎門、
茂名、
陽江等港口,服務于華南、西南部分地區,加強廣東省和內陸地區與港澳地區交流。
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群由粵西、廣西沿海和
海南省的港口組成。該地區港口的布局以
湛江、防城、
海口港為主,相應發展
北海、
欽州、洋浦、八所、
三亞等港口,服務于西部地區開發,為海南省擴大與島外的物資交流提供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