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招投標常識

走出物流招標的常見誤區

2006-11-19 10: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專業化為鮮明特征的“第三方物流”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競爭的激烈和社會分工的細化使許多企業通過招標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可在實際的招標中,許多企業因不能正確認識自身與物流商的利益關系,走入一些誤區,給自己帶來不利。
  
  一是條件過于苛刻。
  
  企業認為招標規定和條款越多越細越嚴對自己越有利,越能保證自身的利益,殊不知,招標條件過于苛刻:有于《經濟合同法》中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等原則,為以后輸官司埋下了隱患:導致優秀物流商望而卻步,招標的預期目的很難達到:苛刻的條件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企業具體經辦人的隨意性很大,其權利也被無限放大,苛刻的條款就可能會變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受危害的還是自己。
  
  二是頻繁招標。
  
  企業頻繁招標,給人一種不穩定感,而且會被認為對合作缺乏誠意,聲譽受到影響。每個企業都有一個發展規劃,頻繁招標產生的不穩定感勢必影響物流商計劃投資發展的決心,也會危害招標企業自己。物流過程是個系統工程,企業與新的物流商需經過較長時間的反復“磨合”,才能配合默契、 運轉自如:不停地“走馬換將”,企業永遠不可能得到物流商的最佳服務,受危害的還是自己。
  
  三是唯價格論。
  
  面對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許多企業在招標時,一味以價低為標準,簡單 、機械、 反復地試圖從物流環節挖掘出“第三利潤源”。其實,物流成本的確定是有一定科學性的,有一個“度”,不能突破這個“度”,唯低價為標準,不但很難吸引到優秀物流商,而且正在運做被十分認可的優秀物流商也可能因其理性的報價使雙方喪失繼續合作的機會。一些“游擊隊”型的物流商雖然通過惡性競爭搶到了機會,但因先天不足,決定了其不可能提供持續的良好的服務,最多只能提供一種“縮水”的服務,受危害的還是自己。
  
  其實,企業與物流商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雙方在提高物流服務質量與探拓“第三利潤源泉”上,目標是一致的。企業希望通過招標引入優秀的物流商,改善現有物流商的結構,以降低成本,加快資金周轉,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物流商希望參與企業的物流活動能對自身的物流理念 運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能不能得到發展,而獲得的基本利潤也是其繼續提供優質服務的原動力。
  
  所以,企業在不損害利益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給物流商一個寬松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讓其降低經營成本,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最終獲益的還是自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