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量增長較全球GDP高
石田忠正表示,據日郵研究部統計分析過去50年全球GDP、出口貿易量及班輪業貨量的數據,發現三組數字之間存在一定比例和相互關系。他指出過去50年全球GDP的平均增長為3.8%,而出口貿易量的平均增長則一直超出前者達6.4%。他補充:「過去十年,泛太平洋線貨量年均增長較全球GDP增長高出350%,而歐亞線的情況更為明顯,貨量年均增長較全球GDP增長高7.1倍。」根據上述數據,石田忠正表示:「市場近年一直被銀行家及分析員的報告所誤導,現在是作出修正的適當時機,我有信心今年的貨量仍會以雙位數的幅度強勁增長,而運費亦將隨之回升。主要航線方面,泛太平洋線及歐亞線的貨量會有12%至15%增長。」石田忠正曾于2004年初表示,當年的貨量將錄得15%增長,最終,2004年泛太平洋線的貨量增長了15.5%,而歐亞線的貨量則增加了16.5%。由于推測準確,石田忠正的意見往往為班輪業所重視。
今年運力增長13.5%
在整體市場的運力增長問題上,他預期今年的增幅是13.5%,而明年中將升至15%左右,他補充:「理論上,15%的增幅已是極限。首先,船廠的訂單已排滿至2009年,有證據顯示船舶交付可能出現延遲。其次,各種裝卸貨物及運輸上的限制,令每艘貨柜船的實際運力比設計的配載量少5%至10%。再者,班輪公司亦要面對美國西岸港口的壓港問題。總括而言,以上的因素令船隊的實際運力明顯降低,15%的增幅是較為合理。」
另外,中國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專家日前分析國內貨柜港口今后的發展趨勢時認為,現時港口貨柜吞吐量受到三種動力驅動,將長期保持高速增長:一是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二是經濟、貿易結構和運輸結構調整,適箱貨比重以及貨柜走水運的比重提高;三是貨柜化的比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