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網上物流發展的七大策略

2006-11-12 21: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促進專業物流業的發展

    目前全球采購、全球銷售與本土化生產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物流業的專業化既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第三方物流機構能為企業節約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企業的理想選擇。

    美國和日本的市場經濟發達,它們的物流業也很發達,日本70%的貨主將物流業務外包,在歐洲,物流服務市場約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很多倉儲和運輸業務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實現。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開門,晚上只管關門,缺什么全由電腦管理,該送時就有人送,根本就沒有倉庫。

    中國企業還很少有物流外包的情況,這既不利于中國物流水平的提高,也會使企業的經營效率大打折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通過出臺相應的政策和采用經濟的手段,使得生產企業愿意拿出企業物流資源交給物流企業去運作。筆者認為,將產品的生產與企業的內部物流剝離開,形成相互獨立的兩個部分,通過稅收的經濟杠桿,從事物流服務企業的營業稅、調節稅低于生產企業,從稅收上鼓勵生產制造企業將企業內部物流與其主業相分離,從整體上降低產品的成本;物流企業通過科學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從經營方面再降低物流成本,使產品的總成本更低,從多方面降低成本,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面對入世后的激烈競爭,各類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愿望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必定會帶動專業物流業的飛速發展。

    二、促進統一市場的形成

    我國正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而現代物流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政府部門來管物流,甚至連物流到底算不算一個產業還有很大的爭議。物流界人士不乏這樣的體會:時下物流成了“香餑餑”,國家經貿委管,國家計委管,交通部門管,鐵道部門管,民航、郵政部門也管,至于各種協會,只要能沾上邊的,也都插上一腳。誰都管實際上就是誰都不管,都管不好。

    面對目前的“物流熱”,各地都在搞物流規劃,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像北京天津大連上海廣州深圳等。上海已明確宣布將物流作為四大支柱產業,僅物流中心就規劃設計了6個,每個占地面積都在5000畝上下;深圳計劃投資1600億元建設物流基礎設施;鐵道部計劃未來幾年在全國搞50個大的貨場;交通部要搞50個大的樞紐,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這本來是件好事情,但物流是相關許多行業的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總的規劃和協調部門。如果任其各自為戰,必然形成一盤散沙,就像前些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房地產熱、批發市場熱,一熱就圈地,就是大規模的投資。試想,缺乏統一規劃、統一協調的系統工程,又怎么能避免大量的重復建設和資金的嚴重浪費呢?同樣浪費的還有物流的資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