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電子商務下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2006-11-12 21: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過程一般都包括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物流是信息流和資金流最終實現的根本保證,如果物流傳遞速度跟不上信息流、資金流速度,電子商務的優勢是體現不出來的。在我國,由于物流管理體系還不完善,跟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以致形成了配送瓶頸,物流配送的滯后,嚴重制約了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與傳統的物流實現方式的矛盾已變得越來越尖銳,“成也物流,敗也物流”已成為電子商務企業首要把握的重要原則。

  一、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現狀1.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高于經濟增長

  國內外物流發展的經驗表明,物流發展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和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GDP年均增長約10%%,經濟總量首次超過10萬億人民幣,從而構成了強大的物流需求。統計表明,自1991年至2002年,反映物流需求規模的全社會物流總值從3萬億元上升到23.3萬億元,增長了6.7倍,年均以20.4%%的速度增長,大大高于同期GDP15.4%%的年均增速。

  2.物流固定資產投資加速,物流基礎條件繼續改善

  國家對基礎建設的投入加大,包括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物流基礎設施近年來迅速完善。從1991年至2002年,鐵路營業里程從5.78萬公里上升到7.19萬公里,年均增長2%%;公路里程從104.1萬公里上升到176.5萬公里,年均增長約5%%;內河航道從10.97萬公里上升到12.16萬公里,年均增長約1%%;民用航空線從55.91萬公里上升到163.77萬公里,年均增長10.3%%;民用貨用汽車擁有量從398.62萬輛上升到812.22萬輛,年均增長6.7%%;鐵路貨車擁有量從37萬輛上升到46萬輛,年均增長2%%。   3.網絡信息通信設施發展快


  2004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移動通信國,第二大互聯網用戶數量擁有國。光纜總長225萬公里,數字微波線路6萬多公里。

  4.政府法律環境的改善   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多部法規政策,這些法規政策對推動我國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雖然近些年我國物流產業發展迅速,但是離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問題是:

  1.現代物流觀念比較薄弱,物流人才匱乏

  企業主要在堅持自我服務的前提下,以改革企業現有的物流組織結構和流程為主,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需求還不多,遠未形成應有的市場規模。嚴重的重復建設和地方割據現象,管理混亂和地方保護主義使設備及人員利用極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資金閑置和浪費。

  《北京物流藍皮書》的主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就北京物流人才來說缺口就達20萬,這就根本無法為新的物流體系的建立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持,成為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巨大障礙。設置物流專業和課程的高等院校很少,物流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更是貧乏。而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需要大批既懂電子商務,又懂現代物流理論的復合型人才。

  2.物流基礎設施落后,重復建設嚴重

  由于沒有一定的標準準則約束,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出現了大量重復建設項目和眾多不同的標準,物流標準化建設滯后。物流裝備標準、器具標準和基礎設施標準不統一。一是各類運輸裝備標準不兼容。二是物流器具標準不配套。三是物流基礎設施不規范。物流標準化建設的嚴重滯后,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

  3.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從總體上來看,由于網絡還不夠普及、復合型人才的缺乏以及基礎設施的滯后,我國物流信息功能不夠完善,除了POS和條形碼技術外,其他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特別是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滯后,物流信息分散,資源不能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島”。

  4.物流專業化服務水平低,綜合集成協調能力差

  目前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送貨)和倉儲服務,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物流企業缺乏必要的服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程,經營管理粗放,很難提供規范化的物流服務,服務質量較低。

  全國人大常委張皓若指出,目前我國物流設施的空置率高達60%%,倉庫的利用率不足60%%,物流資源浪費十分嚴重。并且,由于國內各種大大小小的物流企業缺乏相對綜合的協調管理機制,以及現有的傳統體制又造成條塊分割,難以協調。最終使得物流綜合協調能力薄弱,形成了對現代物流發展的約束。   5.發展現代物流的法制環境尚未完善

  我國現行的有關物流的法律法規,從法律效力角度來看,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法律,主要有鐵路法、海商法等;二是行政法規,主要有公路、水路、鐵路、航空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海港管理暫行條例、關于進一步發展國內集裝箱運輸的通知等;三是由中央各部委頒布的規章,主要包括關于商業運輸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等。沒有統一的法律約束,制約著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

  二、適合我國國情的對策措施(一)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綜合物流代理系統
  基于國內的上述物流現狀,如何在不重復建設的基礎上,利用現存條件,通過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有效整合物流資源,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結合國外先進案例,發現基于Internet的綜合物流代理系統正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方案之一。

  綜合物流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之一,即由一家在物流綜合管理經驗、人才、技術、理念上均有一定優勢的企業,對電子商務交易中供求雙方的所有物流活動進行全權代理的業務活動。

  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經營綜合物流代理的主要思路是:不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將主要的物流服務工作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客戶營銷隊伍、物流管理網絡和物流信息系統,提高自身的物流綜合管理素質;實行特許代理制,將協作單位視為自己的戰略伙伴,進一步可將其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就是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協調、組織、控制等管理工作,并且注重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創新。   具體實施步驟:第一步,成為物流信息發布中心;第二步,成為物流信息交流中心;第三步,成為物流解決方案提供中心;第四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物流代理中心。  (二)促進我國物流發展環境的若干思考

  物流業的發展環境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單純依靠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努力顯然是不夠的,它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協同作戰:

  1.加強現代電子商務和物流理論和物流政策的研究

  我國目前物流業劃分不明確、物流行業管理職責不清晰,影響了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國民經濟的進程。應加強我國物流業政策、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以便協調和規劃我國物流產業21世紀的發展前景,并在政策上予以全面支持;同時加大對物流基礎理論研究的力度,吸收國外先進的思想、理論和技術;吸取別國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鼓勵理論界研究電子商務物流中的難題,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步伐。

  2.重視物流網絡的發展

  物流經營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電子商務物流的立足之本,這主要體現在物流技術的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上。例如,為了千方百計地滿足用戶方便、快捷、門到門直達運輸需要,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是一種有效的信息管理和處理的手段;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可以全天候、連續地為無限多用戶提供任何覆蓋區域內目標的高精度的三維速度、位置和時間信息;Internet網上每天大約有3萬多人在發布信息,有多達100萬人在此閱讀信息,數據流量達數百兆。網絡新聞有多達2萬種分類信息。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獲取物流信息是一個現實問題,為物流發展提供了無限商機。

  3.提高對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的認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合理布局  
  物流是經濟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是商業領域的一次革命,而電子商務的物流是物流領域的一次革命。要改變過去那種重商流、輕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提升到競爭戰略的地位。國家除了加快對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外,各地方政府應統籌規劃,正確引導物流企業布局和建設,包括物流倉庫、配送中心、通信網絡基礎等,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

  4.大力加強物流專門人才的培養

  要改變我國物流體系落后的現狀,就必須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支持系統。政府要制訂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面向全國培訓師資,通過在高校開設物流專業,培養現代物流專門人才。加強物流人才的短期培訓,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以滿足我國近期對物流人才的需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