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市場運行情況及明年發展趨勢預測
2006-10-8 14: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今年以來商品市場運行的主要情況
(一) SARS影響,上半年消費品市場銷售損失200億元左右。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為21556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品市場呈現三個明顯的發展階段。一是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108.6億元,同比增長9.2%,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二是4、5月份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市場銷售增速大幅減緩,重點發病地區商業服務業遭受重創。4、5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7%和4. 3%,增幅環比分別下降1.6和3.4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5和5個百分點。三是5月中下旬以后商品市場銷售開始逐步回升。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3%,增幅較4、5月份分別提高0.8和4個百分點.
l一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為21555.7億元,同比增長8.0%。“非典”期間,醫藥防護用品、交通通訊、健身器材等類商品銷售增速加快,但餐飲服務、家用電器、建材家居、服裝及多數用品類商品銷售增速顯著下降,特別是餐飲服務業受到慘重打擊。保守測算,上半年,受SARS影響,國內商品市場銷售損失200億元左右。
(二)進入7月以來,市場銷售恢復增長快于預期。5月中旬以來,非典型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為市場人氣回升、擴大銷售、減少損失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1—8月,生產、投資、出口較快增長為國內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確保全年經濟較高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黨中央、國務院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同時,始終沒有動搖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流通主管部門和企業努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56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9.8%,增長幅度比6月提高1.5個百分點。8月份,國內消費品市場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09.6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9,9%,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為28727.4億元,同比增長8.5%。
從7、8月份消費品市場情況看,國內商品市場增長態勢比預期要快,已基本恢復正常并呈現加速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餐飲市場銷售增長加快。8月份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幅度已恢復到“非典”前的水平,餐飲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3.8%,比“非典”疫情擴散前的一季度高0。7個百分點。二是家居商品銷售活躍。8月份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銷售增長43.1%、家具類增長36.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0.7%。三是汽車類消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比上年同月增長60%;四是電子通訊、生活用品等商品需求明顯增加。通訊器材類增長8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4%、化妝品類增長20.7%、金銀珠寶類增長18.3%。
(三)經過努力,全年消費品市場增長有望超過去年水平。 當前,國內消費品市場銷售恢復較快的主要原因是SARS期間積蓄的部分消費能量快速釋放,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和家用轎車等新興消費熱點的政策措施及時出臺,物價回升也有利于市場銷售額加快增長。進入9月份以來,我國消費品市場已經進入傳統的黃金季節。國慶節在即,食品、煙酒、禮品、鮮花、換季服裝等商品將有大幅增長;假日經濟將會帶動市場旺銷,餐飲、文化、健身、娛樂消費將再度紅火;天氣干燥涼爽,正是房屋裝飾裝修的最好季節,建材家居商品銷售正當旺季。
預計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達3893億元,同比增長9. 6%。按此測算,第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11064。7億元,同比增長9.7%。l一3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將達到32619.7億元,同比增長8.6%左右.增幅將高于上半年0.6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0.1個百分點。
三季度,商品市場需求回升,供求矛盾好轉,物價將繼續保持在低水平運行,但隨著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力度加大,食品價格將持續回升,以及部分服務價格(如水、公共交通)上漲等因素將促使物價總水平小幅回升。預計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比去年同期上升0. 7個百分點,增幅略高于上半年水平。
在7、8月份商品市場出現可喜的回升局面的同時,也應看到,制約全年商品市場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居民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上半年,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l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9.1個百分點。農民現金收入人均1158元,比上午同期增長3.2%,考慮價格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2.5%,增速下降3.4個百分點。收入增長緩慢、消費能力不足制約著農村消費需求的較快增長;二是儲蓄傾向過強,消費意愿不足,中國人民銀行9月15日公布的三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有34.7%的儲戶認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更多儲蓄”最合算,這一統計數據較上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上升3.4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三是股市持續暴跌,投資者特別是眾多散戶財富大打折扣。我國滬深股市經過幾次暴跌后,已近兩年持續低位運行,目前90%的投資者損失過半,中小散戶多被深度套牢;四是住房、醫療、養老保險和教育體制改革不到位,支出預期過于剛性,影響居民即期消費的增加;五是旅游對市場銷售拉動作用減弱。特別是國外游客入境游恢復進展緩慢,旅游對市場銷售的帶動作用大幅減弱;六是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高溫天氣和旱情將使居民消費有所減少。
下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各地商家及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但四季度商品市場快速增長仍然受到以上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實現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的目標,仍需做出艱苦的努力。有一季度和三季度消費品市場良好的增長基礎,初步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8.9%左右,增速將略高于去年水平,高于“非典”期間對消費品市場增長預測水平0.4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7個百分點。
二、2004年國內商品市場發展趨勢初步預測和建議
2004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面臨較為有利的國內外環境,同時,也將面對一系列新的問題。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加快,為我國經濟增長將提供更為廣闊的外部需求空間。從國內看,“十五”計劃連續三年安排的重大投資項目陸續發揮作用,經濟增長質量和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為2004年即將到來的新一輪增長周期打下良好的基礎。預計2004年,我國GDP增長7.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左右。為實現這一目標,提出如下建議:
(一)繼續堅持并完善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的政策。消費是拉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原生動力之一,我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但我國長期以來消費偏低,合理培育和引導消費對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要繼續采取多種方式提高農民收入,盡快落實工薪階層加薪計劃,提高收入預期。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加強低收入者、下崗職工、離退休職工的各項保障政策的落實,以增強人們的消費信心。建議取消征收利息稅,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
(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要進一步落實支持和發展第三產業的各項措施,并把支持社區服務業的發展列為重點,簡化第三產業特別是社區服務業企業的開辦手續、減免各種經營管理稅費、加強服務和引導。要把第三產業的發展,作為與經濟增長速度同樣重要的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各地的經濟發展計劃。
(三)培育和擴大新興消費領域,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關注住房、汽車、旅游、信息、教育等新興消費的成長和發展趨勢,擴大居民旅游和服務消費。加快推進電信普遍服務業務特別是農村通信服務發展。促進文化、體育健身消費。發展多種消費方式,加快個人信用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發展個人消費信貸。理順鼓勵消費的政策,組織好與之相關的商品和服務,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擴大消費市場空間。要繼續加強商品市場運行監測分析工作,建立“準確監測、快速反應、深刻分析、及時調控”的市場運行監測調節體系。深入研究市場和消費變化的新特征,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改善供求結構,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四)改善消費環境,延伸服務消費領域。進一步拓寬消費和服務的領域,加強對餐飲休閑消費的引導,擴大餐飲業在消費中的比重。及時清理并取消限制消費的各種政策和行為,鼓勵個人購買汽車,加快開放住房二三級市場,改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快商業誠信體系建設。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的發展,積極穩妥地發展電子商務、擴大電子信息網絡消費。進一步落實促進連鎖經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我國流通現代化發展。
(五)充分利用加入WTO最后的保護期,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2004年11月,我國商品流通領域對外開放將邁出較大步伐,取消外資企業設立的地域、數量和股權比例限制。 目前外商進入國內市場在大型綜合超市等領域,外資企業已明顯占有優勢,對國內同業形成較大的競爭壓力。建議進一步密切關注外資流通企業在國內的發展走勢,加快培育國內大型流通企業集團,采取積極引導國內企業少走彎路,積極跟進,快速發展。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