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拉美基礎物流設施的癥結

2006-10-3 10:52: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韓 經

  政策差異與基礎設施的差異

  2005年3月份阿根廷的出口量與2004年同比增長8.7%,出口增長率增高18%。但國際金融集團卻難以在阿根廷發起新一輪的投資浪潮,問題癥結就是其物流基礎設施總體落后形勢。有報道指出: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周邊地區的罷工浪潮波及到碼頭工人,拖輪水手和卡車司機,阿根廷國內的高速公路,港口,碼頭等運轉不正常,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港口泊位缺少資金疏浚,航道無法拓寬拓深,原本物流基礎設施十分先進,因為航道變淺,大型集裝箱船舶難于進出,再加上嚴重缺乏資金,開發緩慢,正在逐步從大型始發港淪落為拉美的二等支線港口。

  同樣屬于拉美發展中國家的巴西情況則不同。進口商、出口商和服務供應商清楚地看到:通過社會集資,容許私人經濟積極參與,引進外資等模式反而比讓政府包辦更加迅速有效地解決了物流基礎設施問題,防止長期滯后的物流基礎設施變成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但目前巴西的物流基礎設施仍需要進一步發展,基本上都是私營的巴西鐵路主要負責把巴西內地的出口黃豆等散貨農作物運送到桑托斯等巴西大西洋沿岸港口,鐵路很少運輸集裝箱,集裝箱大多由公路運輸。每逢高峰季節,巴西的集裝箱運輸擁堵十分嚴重,集裝箱車隊在公路上蔓延數十公里長隊現象司空見慣。

  巴西桑托斯港年均集裝箱吞吐量占巴西全國總量470萬標準箱的36%,預計巴西集裝箱吞吐量到2010年將增加到780萬標準箱,桑托斯港集裝箱吞吐量到2010年將達到280萬標準箱,巴西集裝箱港口碼頭的壓力將遽然增加。

  拉美的另外一個國家烏拉圭,沒有停止發展集裝箱碼頭的步伐。據資料顯示:正在施工中的投資總額為2500萬美元的烏拉圭紐瓦帕爾米拉集裝箱碼頭將于2007年全部竣工,這座可以容納當代運力最大集裝箱船舶的深水港口除了為本國,還可以為玻利維亞,甚至還有巴西等其他國家提供便捷的黃豆等農作物的大量出口服務。

  專家指出:供應鏈挑戰和機遇并存是當前拉美經濟的特征之一,各種經濟貿易模式在拉美國家都有所發展。其中步伐走得較快的是外包經營行業和低成本產品制造和服務行業。這一切為拉美形形色色供應鏈經營人提供大量的商機,但是對于物流基礎設施較差的國家,服務質量不高,貨物裝卸和交通運輸效率低下,供應鏈管理規范不到位等都會嚴重遏制經濟發展速度。

  癥結九宗“罪”

  1.宏觀經濟不穩。

  凡是在拉美國家做生意的跨國集團和外國投資商在看到其種種優勢的同時,必須看到宏觀經濟不穩因素所提出的嚴重挑戰。

  2.基礎設施不足。

  迄今許多拉美國家的貨物運輸基本上依賴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靠近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網絡往往比較發達,但是在范圍廣闊的農村和山地則交通十分不便,通常只有崎嶇的便道。

  3.法規和協議多變。

  必須隨時警惕拉美一些國家的法律朝令夕改,簽訂協議走樣的現象。

  4.供應鏈技術和經驗不足。

  拉美國家不少大學迄今很少開設專門課程,培訓物流專家和供應鏈操作技術工,其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物流供需規劃幾乎是形同虛設,大多是現貨買賣交易,供需關系走勢難以預測。

  5.存貨缺乏管理。

  拉美國家的不少企業常常在現金不足的時候才想到仔細檢查存貨,在公司總經理的日常議事日程上幾乎沒有存貨項目,但是隨著最近幾年國際經貿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已經開始注意到嚴重腐蝕經濟效益的不恰當存貨。

  6.客戶關系親疏不勻。

  拉美國家的不少企業對待客戶的態度親疏不勻,對待大客戶態度熱誠,對待小客戶冷若冰霜。盡管現在一些國家的電子信息傳送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大部分生意還是通過電話,傳真和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完成,客戶受到的待遇常常取決于其訂貨量的大小。

  7.在挑戰與機遇中生存的制造業。

  人們所熟知的諾基亞,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通用電器公司(GM)等全球性公司在拉美的許多國家創造世界一流制造業,盡管這些制造業的技術設備十分先進,但是在物流基礎設施和供應鏈管理方面屢屢遇到各種瓶頸。加之拉美國家保護主義嚴重,在對外貿易方面各自為政。

  由于迄今拉美國家政府法令大多嚴禁外國資本控制物流和運輸經營公司,現在拉美國家的物流經營人規模大多屬于中小型,單一經營的所謂物流公司在拉美國家隨處可見,相互之間競爭激烈,所以目前物流的費率不高;而拉美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渠道,除了墨西哥外,基本上均依靠海上運輸,而大多數國內貨運則是依靠公路運輸,距離稍遠的則依賴火車運輸。

  8.外包和收益水平的病痛。

  拉美的外包物流收益水平是世界上最低的,其比重不到財政收益的10%。大部分物流商在拉美國家開發業務均遇到嚴重挫折,甚至全軍覆沒。究其原因,關鍵是缺乏對當地國家情況的了解。在拉美開發市場的時候僅僅滿足于“放進籃子里都是菜”的短見戰術,而不是認真考慮如何在拉美國家當地市場中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門別類地應付形形色色的拉美客戶,缺乏全面降低物流成本的革新措施。

  9.“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影響物流戰略決策。

  盡管在業界爭論激烈,凡是到拉美做生意的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任何人不可能不注意“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物流戰略決策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已經全面增加墨西哥的現金流通。數據顯示,目前墨西哥的平均工資收入上升,制造業工人平均每小時工資已經達到2.40美元。更加令人吃驚的是,現在墨西哥市場甚至出現合同工勞動力短缺現象,失業率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因此不少國際經濟學家指出,凡是在南美洲國家投資發展供應鏈的跨國經營商,必須預計到制造業將加速撤出墨西哥等拉美國家,遷移到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據《國際商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