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物流有限公司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系統(賽百威知識管理系統CyberKM)后。近日,我國最大的綜合
物流企業之一——中海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宣布正式簽約
上海泛微軟件公司的協同辦公系統e-cology ,準備基于泛微協同商務系統e-cology
平臺,全面導入知識管理解決方案,實現企業內部“協同應用+知識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當許多人或企業都還不清楚什么是知識管理的時候,知識管理——時下的熱門話題,已經開始和物流企業親密接觸了,這會是物流業界的福音嗎?知識經濟下的物流企業,會把目光瞄準知識管理,贏得下一桶金嗎?
知識需要被管理
在倍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經濟騰飛、社會進步、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資源,知識管理也隨之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據美國《財富》雜志調查:全球500強中至少將有一半的企業正通過系統實施知識管理,以提高決策與經營質量。而在未來1~2年內,這個數字更將提升到80%。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識每天在為我們創造大量的財富和價值,同時也正凸顯出我們對知識管理的無知。許多企業的主管經常會陷入知識缺乏的窘境:企業在不斷發展,但好的經驗卻沒有得到沉淀,結果是面臨同樣的問題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曾經遇到一份很有價值的資料,可在需要的時候卻總找不到;面隊汪洋大海般的信息庫,不知道如何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就是對“知識”進行系統管理的過程。
物流企業也需要知識管理
什么是知識管理?簡單地說,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gment,KM)是指企業利用IT手段,對組織的知識資源(包括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進行系統管理,并為企業帶來商業價值,創造競爭優勢的過程。
從定義上看,知識管理就是對知識的管理,哪里有知識,并且當需要系統管理的時候,就需要知識管理。因此,從應用需求的角度看,知識管理是不分行業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需要知識管理,唯一的區別在于管理的方法和內容不一樣,物流企業也不例外。
物流企業提供的是服務而不是產品,這一特性決定了物流企業與客戶市場的緊密性,企業員工要經常面臨變化多端的客戶需求(定單的改變、送貨時間的變動、送貨地點的變化)和物流環境的變動(例如交通堵塞和管制、惡劣天氣、自然災害),并需要做出快速反應。這就要求員工必須結合企業和自身積累的經驗、教訓,經過思考方能做出正確的行為決策?梢姡锪鲉T工的行為決策往往更需要隱性知識(經驗、判斷)的支撐,充分挖掘、轉化和利用員工頭腦中的隱性知識,是離不開知識管理驅動的。
物流企業管理“知識”的難點
物流企業的管理是不同于知識密集性企業的管理方式的,這就從客觀上加大了物流企業管理“知識”的難度。知識管理的關鍵在于營造知識分享的文化,構建暢通寬泛的知識交流通道(知識平臺)。由于物流企業的管理在制度上強調嚴格的職能分工(作業層、管理層、決策層),在思想上強調規范化、標準化和程序化,在行動上強調“上傳下達”,嚴格按指令運營。因此,十分容易造成企業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管理層級之間的溝通乏力,影響知識的交流和傳播。例如,企業內部有明顯的地位區分,員工的意見必須經過無數層中間管理人員的傳遞,才可能到達最高層。而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中間管理人員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信息進行過濾,因此到達企業最高層的信息有可能產生扭曲。同理,企業最高主管下達的指令也會由于中間管理人員的理解而變形。而且,物流企業過于追求制度化也不利于知識分享文化的培育。例如,物流作業層面的員工一般主要從事一些重復性、程序化和標準化的操作,因此企業對他們的管理比較死,比較注重作業的安全性和連續性,而很少考慮員工的想法。比如,每個崗位的設置和操作規范都會有比較詳細的作業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