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資產注入后,中儲總公司
80%左右的物流資產、接近一半的土地已經進入上市公司”,針對日前發布的定向增發方案,中儲股份(
600787)董事長韓鐵林向記者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進入物流行業前三名。”
但對投資者來說,中儲股份的看點遠不止資產注入、新項目建設以及濱海新區開發。動態性整體上市不斷帶來源頭活水,業務創新奠定長遠發展的根基,內外擴張完善公司的物流網絡,土地增值更帶來遐想空間。
整體上市 源頭活水
中儲總公司整體上市是“動態性的,是一個過程”,在整體上市道路上,中儲總公司作為資產整理平臺仍將保留
中儲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誠通控股公司,后者作為國務院國資委指定的運作央企的主輔分離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為中儲股份的發展引來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時,韓鐵林表示,此次定向增發注入中儲總公司資產是整體上市的重要步驟之一。但他強調,中儲總公司整體上市是“動態性的,是一個過程”,在整體上市道路上,中儲總公司作為資產整理平臺仍將保留。作為國資委選定的資產經營公司首批試點,誠通集團會不斷接受國資委劃撥重組的央企資產,其中與物流相關的資產將由誠通集團劃撥中儲總公司。而這些資產經過整理之后,未來可能進入中儲股份。
業務創新 模式有別
中儲股份業務發展模式與其他公司的最大不同在于“先高后低”———先做高成本業務后做低成本業務。因此,新業務如質押監管、金融業務、商物流、配送業務、現貨交易市場、期貨交割等收益率高
據介紹,中儲股份確定的“十一五”期間發展戰略是:以各地物流中心為節點,延長服務半徑,增加服務節點,提高業務增值空間,繼續創新盈利模式和業務模式,向海外擴張,通過加強管理和資本擴張來完善經營網點;發展目標是:“十一五”期間每年增長率為20%-30%,目標是進入物流行業前三名。
韓鐵林說,中儲股份利潤增長率高于物流行業整體增長率,公司前幾年凈利潤增長為25%-30%,2006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9.98%,未來幾年可保持20%-30%的增長速度。
他特別指出,中儲股份業務發展模式與其他公司的最大不同在于“先高后低”———先做高成本業務后做低成本業務,因此,新業務收益率高。“比如質押監管,公司如果不做該業務,同樣要給客戶存放貨物;增加該業務,就可以在原倉儲費和進出庫費之外加收質押監管費,這是純粹的增量收入。”
質押監管是中儲股份設計的一項物流與金融結合的創新產品,客戶以置于中儲有效監控范圍之內的貨物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貸款,中儲通過監管、物流服務獲取質押監管、物流服務費。目前,各大銀行都與中儲合作開展該項業務。今后中儲股份還將在質押監管業務流程中植入擔保、供應鏈管理等新理念,力爭使該項業務中的單位價值量達到最大。
韓鐵林透露,中儲股份質押監管業務費率在基本費率8%。上下浮動,在同行中收益率最高。長江證券研究員祁強分析認為,公司質押監管業務未來5年仍有望保持年均近100%的增長,2010年將可能創造超過2億元的收入。
韓鐵林表示,中儲股份目前還在考慮進入其他物流金融創新領域,包括通過成立財務公司或控股金融公司開展金融業務,還可以受國外基金委托進行貸款業務。
對此,祁強認為,未來中儲股份的金融業務有三大方向可以期待:一是物流金融,通過成立財務公司或引入國外專業物流融資基金發放貸款,并自行開展質押監管;二是票據交易,將目前的現貨交易市場逐步轉變為票據交易中心;三是金融物流,介入押鈔、運鈔業務。
以遍布中心城市的物流中心為依托,中儲股份成為國內外眾多大型制造企業和零售商的區域配送基地。在
上海和
大連,中儲股份的物流中心是造船廠的鋼板配送基地,負責船板港口接貨、倉儲保管、適時配送到生產線。中儲股份的物流中心還是雀巢、百事可樂、海爾、
LG等知名品牌的區域配送中心,開展從生產企業到消費地的干線運輸以及從配送中心到零售店的支線配送。
中儲股份還積極介入超市配送和快速消費品外包業務招投標,改變了以前只參與超市配送分包的模式。公司將立足增加前端物流外包業務,提升攬貨能力和物流方案設計,同時創新業務模式,延長服務鏈,全程服務,將“賺中間一段的錢,變成從頭到尾賺錢。”目前,為歐尚、易初蓮花等大型超市提供的跨省市的連鎖店多品種配送以及生鮮食品的冷鏈運輸也迅速發展。
韓鐵林透露,中儲股份還在探索“商物流”模式,“對生產廠家進貨出貨進行全程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代購代銷業務,中儲股份既成為客戶的供貨商、銷售商,又是物流商和質押監管人”。據介紹,這一業務目前正在嘗試,發展空間很大。
期貨交割也是中儲股份大力拓展的高附加值業務,目前已有6家物流中心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有色和橡膠期貨交割庫,在中儲上海地區交割庫的交割量占該地區總交割量的70%左右,目前中儲股份還在積極申請多個大型鋼材物流中心,成為首批鋼材期貨交割庫。
在集裝箱業務方面,中儲股份將各港口物流基地發展為集國際貨運代理、散貨及集裝箱存儲運輸、拼箱拆箱、加工配送、質押監管、商品檢驗及包裝、物流方案設計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物流基地。
依托倉儲資源優勢,中儲股份大力建設生產資料現貨交易市場,先后建成華北地區最大的鋼材現貨交易市場———
天津儲寶鋼材現貨交易市場,蘇南地區最大的金屬材料現貨交易市場———江蘇
無錫金屬材料現貨市場,無錫地區最早的建筑材料專業市場———中儲裝飾材料城,以及
南京市首家國家級市場———南京生產資料中心批發市場。
2005年公司又收購了西北和華中地區的兩個最大的鋼材市場———
西安物資城和
武漢丹水池生產資料市場。未來公司還將發展電子商務,進行電子交易,升級市場,進一步提高附加值。
攜手外資 內外擴張
中儲總公司正考慮與某國際知名的物流地產商合資在中國拓展物流地產,以及收購一家擁有LME金屬交割庫的海外上市公司29%的股權;中儲股份也將與另一家央企合作在首都機場建設物流設施
作為央企中的專業物流供應商,中儲總公司及旗下中儲股份引起國外戰略投資者多方關注。中儲股份董事長韓鐵林向記者透露,中儲總公司正考慮與某國際知名的物流地產商合資在中國拓展物流地產,這將有益于中儲股份未來市場和物流網絡的擴大。
祁強認為,中儲總公司與該國際物流地產商的合作模式,可能是先在對方沒有布點而中儲已有基地的地方開展倉儲業務合作和股權合作,然后逐步向其他業務、其他地區推廣。因為土地儲備非常大、資產重估比較麻煩,估計不會一下子鋪開。
同時,中儲總公司還將考慮向海外擴張。韓鐵林透露,總公司目前在考察一家擁有LME金屬交割庫的海外上市公司,準備收購其29%的股權,“先由中儲總公司收購,業務整合好后,再給上市公司。”
中儲股份總經理謝景富如此向記者描摹中儲在國內外與外資合作的路徑:與外資在國內合作將通過物流地產進行,通過調研確定適合投資的領域。在雙方合作建設經營的過程中,不排除對中儲股份現有的一些資產進行注資,或者重新購地注資;在國外市場拓展方面,將通過與國外
物流企業的合作來實現。
至于與國內公司的合資合作,謝景富透露,中儲股份將與另一家央企合作在首都機場建設物流設施,目前已簽署了意向性協議。該項目在報建過程中,中儲可能將占60%股權。
此前,中儲股份主要與中海在集裝箱運輸方面進行合作,中海海運的陸地物流由中儲股份承擔。
通過收購物流公司在國內進行整合,也將是中儲股份拓展國內市場的新方式,謝景富表示,“如果介入一個節點對于壯大中儲股份的業務,提升增長速度有利,就可以通過收購實現”。收購方面,中儲股份已有一些目標,比如就在南京進一步擴張,中儲股份與地方單位都有談判和接觸。
中儲股份正在進行的非公開發行吸引了諸多機構投資者。據介紹,將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
7000萬股目前已獲超額認購,并有來自
香港投資者的認購意向。韓鐵林說,公司下一次增發將考慮向美國等國外投資者發行。
借道重估 土地增值
中儲股份從控股股東處獲得的大量成本低廉的倉儲土地目前真實價值遠超賬面價值,在土地置換和與其他公司合作時,通過土地價值重估,這些土地的升值潛力會在二級市場得到體現
立足全國布點,中儲股份從控股股東處獲得大量成本低廉倉儲土地,分布在天津、上海、西安、武漢、
成都、南京、無錫、
青島、
洛陽等
20多個大中城市。雖然公司并未強調這些倉儲工業用地正面臨升值,但是,眾多研究員對此相當看好。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
深圳新蘭德研究員賴戌播表示,中儲股份的物流地產總計
480萬平米,其中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約占
210萬平米。以
2006年中期財務數據測算,這部分擁有使用權土地的賬面價值僅為
75.6元
/平米。而隨著城市中心外擴,公司的倉儲用地正面臨向商業用地轉變的趨勢。如按當前工業基準地價和商業基準地價分別測算,公司這部分土地平均價格分別約為
500元
/平米和
1400元
/平米,為賬面價值的
5.6倍和
17.5倍,“如果置換土地按商業用地價值計算,擁有使用權的這部分土地增值將超過
30億元。”
針對倉儲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的可能性,韓鐵林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儲股份擁有的土地使用權現在有的已變更為商業用地,只是中儲股份目前還未轉讓;但工業倉儲用地商業化各地政策不一樣。
渤海證券研究員齊艷莉指出,中儲股份的倉儲用地如果不能轉讓,只會增加重估價值,不提升公司業績。
盡管如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土地價值重估,將賬面價值轉化為真實價值,中儲股份的土地升值潛力會在二級市場得到體現。而土地重估一般在土地置換和與其他公司合作時會進行。
齊艷莉認為,就土地變現的三種模式而言,直接轉讓土地可能會有各種稅費侵蝕公司利潤,與地產公司合作開發項目則會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只有土地置換并由政府給予一定補償最為可行。
祁強認為,在對中儲股份各城市有土地使用權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積、可比地塊市場成交價格等因素做初步推算后,土地重估價值樂觀估計可能高達50億元之上。
謝景富也表示,此次定向增發注入的天津地區二宗土地目前的用途都是工業倉儲用地,未來可能變更為商業用地,價值頗有提升空間。
但土地升值在未轉讓情況下還是紙上財富,而土地轉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司將根據自身發展規劃和市場需求逐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