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
福州準確尋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兄弟城市快速增長的壓力下,福州努力彌補自己的差距;在新一輪發展中,福州將眼光瞄準臨港工業,并將其作為突破口
擁有福建13海岸線的福州,正向濱海城市跨越
歷史新起點——
向濱海城市跨越
作為福建省會城市,福州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是福州決策層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挑
海西建設大梁,樹福建良好形象”,既是福建省委的期望,也是福州的職責所在。
然而,福州近年來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且,在與兄弟城市
廈門、
泉州比較時,這種“壓力”更加強烈。
以2005年為例,福州GDP占全省14,居全省第二,但比泉州少了144億元;人均GDP列全省第二,但還不到廈門的一半;從地方經濟總量增長率看,也不樂觀:廈門為16%,泉州達13.1%,福州只有9.8%。
此外,目前福州擁有全國馳名商標7件、中國名牌產品10項。而泉州在去年就有23項中國名牌產品,6件全國馳名商標。
福州經濟,面臨新的發展關口。
8月5日,福州召開市委八屆十四次全會,通過福州“三個加快”的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從濱江型城市向濱海城市的跨越,加快福州港由單一的河口港向海港發展,加快工業經濟向以江陰、羅源灣兩大港區為重點的南北兩翼集聚。
“臨港工業”成為此次全會的關鍵詞,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成為福州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突破口。而以臨港工業為核心、意在全面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新發展戰略,則被稱為“藍海戰略”。對此,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認為,福州“思路已經明晰,定位已經找準。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三個大優勢——
撐起“藍海”之夢
福州何以將大力發展臨港工業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藍海戰略”?
先看經濟大勢。有專家指出,以大型深水港為依托發展臨港工業區,是20世紀世界加工工業發展的最優模式,歐洲如此,日本如此,美國也是如此。運輸量較大的加工工業在港口工業區聚集,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目前,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正在加速,國際重化工業正向中國轉移。國內以石油化工、鋼鐵、能源為重點的重化工業,也出現向港口附近轉移的趨勢。由于海運“大進大出”和成本低廉,全世界近90%的國際貿易由海運完成。
次看政策態勢。“十一五”期間,福建將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構建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成為福建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最強音。而海峽西岸港口群的建設和臨港工業的發展,同樣被擺到“突破口”的位置。未來5年,福建省將投入290億元用于港口建設。屆時,臨港工業的產值將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5%以上。
再看資源優勢。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州,擁有遼闊的海域和海岸線,海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
46.
9%;海岸線
1137公里,約占福建
1
3;從北到南,羅源灣、福清灣、興化灣均是深水良港,均具備建設
20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的條件。更為難得的是,福州面對的
臺灣海峽,本身就是世界貨運的主航道,每天有
200多艘大貨輪通過。
這三個優勢,將撐起福州的“藍海”之夢。
培育增長極——
臨港產業優化升級
今年8月通過的《福州市“十一五”建設海洋經濟強市專項規劃》描繪出臨港工業藍圖:抓住福州港將由單一的河口港向深水海港發展,福州中心城市將由沿海城市向港口城市轉變,工業經濟將向江陰、羅源灣兩大港區為重點的南北兩翼集聚的重大契機,大力發展新型臨港工業,重點打造能源基地、冶金基地、機械制造基地等,促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根據規劃布局,福州市重點打造四大臨港工業集聚區:江陰工業集中區、羅源灣產業集中區、元洪投資區、長樂濱海工業集中區。
回顧福州港的發展歷史,臨港工業這個“藍海戰略”的提出,其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決策者思路升華的過程。
1992年,福州港口建設邁出由內河向外海的第一步。當年8月,長樂松下港動工;2000年,福州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江陰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一號泊位開港通航,可全天候裝卸第五代以上大型集裝箱船舶作業,年吞吐量50萬標箱。2003年,國務院批準江陰港區對外國籍船舶開放。3年多來,近8萬噸巨輪多次在此安全靠岸。2005年12月16日,一艘滿載5萬噸礦石的菲律賓籍巨輪,緩緩停靠羅源灣獅岐碼頭。這是羅源灣港區迎來的第一艘萬噸級海輪。今年3月,江陰港區2號泊位建成投產。
至此,福州港已形成“一港四區”格局,且“南集北散”,各有側重。
“十一五”期間,福州港口建設的步伐將更加矯健,“一港四區”港口群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超億噸的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超200萬標箱,把福州港建成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的國家大港已成福州上下共識。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著力開發建設羅源灣港區和江陰港區,大力引導工業向‘兩翼’集聚,引導項目向‘兩翼’集聚,使之盡快成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經濟增長極。”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在各種場合多次這樣強調。
福州市發改委提供.的數據說明,閩江口內港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9家,羅源灣港區北岸獅岐3萬噸級多用碼頭已開通,松下港區的元洪投資區企業達53家,江陰經濟開發區18家企業投產……福州臨港工業,正在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