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不要亂動!(物流心得)

2006-10-21 11: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前一陣在深圳一家客戶處做項目,恰好碰到一位咨詢業的同行,是搞人力資源的,聽說在江浙與閩南一帶也是小有名氣。飯后閑聊,他說,他的經驗是,民營企業對待咨詢與培訓有“三動”,一曰“激動”,二曰“亂動”,三曰“不動”。回來細想,確實值得玩味。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你去給他講課,做培訓,他們聽了之后覺得很好,當時非常“激動”!這下可找到解決企業問題的“法寶”了!于是就很熱血沸騰,決心要照著去做。等到你離開企業之后,他們就開始行動了- 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們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現在終于知道了,原來所謂的國際企業、世界級制造也就是這么回事兒嘛!于是就開始“亂動”!照貓畫虎地做了一陣,發現效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于是就逐漸地從變樣開始,再到不了了之,最后徹底“不動”了!
我們在庫存控制方面輔導過很多制造企業,情況也大致如此。究其原因,也不外乎這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明明他還沒有聽懂,基本上還是一知半解,他就開始激動了。如同諺語中關于青蛙與癩蛤蟆的故事 - 蛤蟆原先是不叫癩蛤蟆的,之所以叫癩蛤蟆,就是因為青蛙還沒有跟他說完跳高的全部要領的時候,它就自以為懂了,一頭就扎到了熱水里面,于是被湯的滿身是包,從此就叫癩蛤蟆了。當然這里面青蛙是有責任的- 至少我們可以說青蛙的表達能力以及傳授經驗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但這畢竟只是客觀原因,關鍵的內因是蛤蟆的心太急,你要等人家把話說完嘛,要不然到頭來,吃虧的是你自己。制造業的庫存控制問題歷來是個大問題,兩三天的課程是可以把基本概念、工具以及相關的經驗教訓說的明白的,但關鍵是你現在做的(現狀)跟我說的有多大差距。如果差距不大,你是絕對可以得到提高的,反之,你得好好考慮考慮,然后再動也不遲。
第二:制造業庫存控制的基本理念、工具、方法應該不是什么“高科技”的東西,你只要有點經驗是完全可以聽的懂的- 至少它不像發射導彈上天那么難!但這里的關鍵問題是,你是否是真正地明白了并能夠堅定不移地去執行。可能是由于你的基礎太差,也可能是由于你太喜歡創新,更有可能你企業的執行力有限,你覺得很簡單的事情等到你真正要做的時候,你可能堅持不下去- 這個時候你就會想到要“變通”,要“折中”,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結果就是不倫不類。該學的東西你沒學到,反而學了一身毛病!所謂邯鄲學步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 我們很多企業在學DELL的“零庫存”,學日本人的“JIT”,結果是什么呢?還沒干幾天呢,自己就開始在報紙媒體上吹上了:我們也“零庫存”了!我們也“JIT”了!真的是這樣嗎?人家幾十年的東西,你這么快就學會了??我們中國人很聰明是不假的,但表現在企業管理方面,我們是不是自己覺得太聰明了一點兒?事情是遠遠沒有那么簡單的!人人都懂得開會要及時的道理,你(公司)怎么就永遠做不到呢?你說你沒有聽懂嗎?你只是沒有從心里面真正地明白開會要及時的道理,你認為這很簡單,所以你做不到!說白了,您還沒這個習慣!
第三:遇到困難就排斥。為什么會在激動之后,接著就是亂動,然后就不動了呢?很簡單,因為要想去理解、學會別人的東西,并把它應用到自己的企業,而且真正地產生效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執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問題,于是我們的很多企業就會首先想到一個問題:這個東西(譬如庫存控制方法)到底是不是適合于我?哦,我明白了,這只是大企業才可以做的到的!而到了國內的“大企業”,他們會怎么說呢?這是“外國”的東西,國情不一樣嘛,我們做不了!
說白了,這都是“亂動”惹的禍!
先不要激動,也不要亂動,更不要不動!慢慢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庫存如同糖尿病,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減少庫存,提高庫存與現金周轉率,您需要有耐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