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努力營造口岸物流綜合環境

2006-10-21 1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了讓各國的航運、貿易和金融界人士在中國的口岸地區能方便、高效、有序地從事國際商務,我國的口岸物流就應努力營造、優化綜合環境。
    如何營造、優化口岸物流綜合環境?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我國口岸物流在軟環境建設上應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如“規劃超前,注重持續發展”“口岸服務高效化、便捷化”“口岸運作信息化、網絡化”和“口岸管理規范化、法制化”等,并結合本地區口岸物流軟環境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研究和確立發展重點,充分發揮好后發優勢,推進口岸物流軟環境的完善。
    設立具備協調手段的口岸綜合協調部門。口岸物流的綜合管理是在口岸各相關專業或行業管理的基礎上,為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發揮口岸綜合效能,保證口岸安全、暢通、文明、高效所進行的口岸整體活動。設立口岸綜合協調部門,保證口岸工作協調地進行,提高口岸的效率。
    爭取實施自由港(保稅港)政策。世界大港普遍實施自由港政策,自由港作為“境內關外”的封閉區域,享有一般港口地區所不具備的政策優勢,外國船只不但可以自由進出,而且進出口商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免征關稅,不受配額限制,并可以自由進出港口及無限期存儲。另外在港內或者區內開展商品自由存儲、展覽、拆散、改裝或分裝、重新包裝、裝配、整理、加工和制造等業務活動也均不受海關控制及免除種種繁復的行政手續。根據國際上自由港的基本特點和功能以及建設和發展自由港的成功經驗,我國口岸環境的優化與完善必須在管理上、體制上有重大創新,具體包括及早做好保稅港申報、授權及立法工作;籌建或設立保稅港管理委員會及其執行機構;研究制定保稅港法規,做好規范管理;建立符合國際通行慣例的海關監管制度,爭取有關中轉的優惠政策;優惠的財政與稅收管理體制;開放的金融管理體制及金融業務;口岸配套服務經濟的開發;建設良好的口岸物流環境;在保稅港實行“第二船籍登記制度”和開放“第五航權”;在保稅港大力發展國內外運輸保險、法律咨詢等服務。
    創建口岸物流市場主要供求關系的預警機制。口岸物流市場供求關系預警機制包括監測和預報警示兩個子系統。監測系統主要對口岸物流基本市場和相關市場的人、船、貨等要素的供需進行監測,通過對市場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匯編和統計分析,及時反映主要市場的供需狀況和變化趨勢,同時為預報警示系統的運行提供數據支持。預報警示系統包括設立反映市場供需狀況的系列指標體系,并設定每一指標的預報警示臨界值。通過監測系統提供的數據,計算系列指標,分析結果,對監測對象發出不同程度的警示信號。通過監測和預報警示兩系統的有效運作,實現對航運市場主要供求關系的預警。
    努力促進高質量物流生產要素向口岸地區集聚。通過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構筑口岸管理與口岸服務人才高地。 通過優化環境,降低商務運作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各類物流要素向口岸地區集聚,吸引國際一流航運與物流企業及相關企業集聚口岸地區。通過優化市場運作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口岸地區形成國內外船舶買賣、包機運輸、租賃交易中心等,以順應國際物流發展趨勢。口岸管理部門在促進全球一流的船、貨、代理等企業向本地區集聚的同時,必須用創新的觀念、制度和政策,吸引國際一流的物流金融、物流保險等企業,到本地區開展業務,為本地區口岸建設與發展提供金融、保險等方面的支持,并逐步建成物流金融、保險服務中心。
    建立口岸物流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口岸物流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口岸自由化、國際化程度,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綜合管理協調效率,市場競爭環境,管理手段科技化程度,貨物通關效率,費率制度合理性,相關服務配套率,管理人員服務意識和業務人員水平等方面的指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