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價值
為根據貨物價值的固定比率以決定運費。
公定運價表
運費制定機構所訂的運價表。
關聯產品
一些產品彼此間互相具有關聯性。例如以化妝品而言,口紅、面霜、面粉是關聯產品。
光碟購物
光碟內包含產品目錄,以供客戶選購商品。
更正性控制
有異常事項產生,例如錯誤、漏失、未經授權使用等,經由偵察性控制發現,更正性控制更正此錯誤。例如電腦檔案受損,能夠更正為原來未受損的檔案。
在物流管理上控制的應用,例如在物流中心的堆高機操作安全:
1、預防性控制:即堆高機操作員必須有執照。
2、偵察性控制:為了確定堆高機由合格的操作員操作,檢查人員到物流中心檢查堆高機是否由合格的操作員操作。
3、更正性控制:確保異常有改正。如果發生有關堆高機意外事件,一項目小組調查此事件,了解原因并建議改進行動,以避免以外再度發生。
固定掃描機
條形碼閱讀機為固定式,貨物移動通過時,閱讀條形碼。
固定儲位法
對每一儲存的貨品,都有一儲存貨架號碼,上貨架或揀貨時只要記住貨架位置即可。由于要預留高存貨量時的空間容量,而各物品的高存貨量通常并不同時發生,所以其缺點是有些儲存空間沒有充分利用。
固定路徑理貨設備
物料搬運設備行動路徑為固定。例如各種運送機。
甘特圖
甘特圖為控制技術的一種,使用在方案規劃以顯示排程,左邊為方案,右邊以水平條狀圖顯示各方案的預計進度和實際進度。時間單位可為日、月、年等。
工業工程
協調人力資源、設備、材料和信息,在特定的時間和最佳成本下,獲得所需數量和品質的產品所使用的科學,工業工程可用在物流中心的規劃。
工業管理
企業的經營和生產、設施、設備、營銷等有關。工業管理從早期的時間和動作分析、生產線等,到現在使用電腦作線性規劃。
國際物流
貨物從一國運送至另一國的物流,貨物的運送超越國界。國際物流比國內物流牽涉的范圍更廣,原則上以空運和海運為主,但也有陸運。
國際性零擔
服務區域廣,可配送貨至各國的目的地,不需其他零擔公司轉運的零擔公司。可以提供客戶較好的服務。和區域性零擔不一樣。
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為不同托運人使用同一運送人的車輛。共同配送的方式有:
1、整車配送的回頭車:貨車的去程是運送甲廠商的貨,回程運送乙廠商的貨。
2、零擔貨運或快遞:許多托運人的貨品由同一部貨車運送。
共同配送對托運人而言,可減少運費;對運送人而言,可增加收入;對社會而言,可減少資源的浪費。
管理信息系統
一整合性的電腦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數據庫等,提供組織在營運、管理、決策時所需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包括營銷、制造、人事、采購、固定資產、財務會計等系統。對物流業而言,包括業務、運輸、人事、采購、固定資產、會計財務、共務、倉儲等系統。
管理全部物流
有效管理全部物流活動的成本,以減少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隔日送達
運送人收到貨后,貨物在夜間運送,隔日早上把貨送到收貨人處。例如臺灣零擔貨運業。
共同運送
共同運送在配送網絡中好像轉運點。共同運送和傳統的物流中心的區別是很少或沒有存貨,所以可以降低存貨持有成本。在很多狀況下,合并作業并不是由托運人做,而是由第三者做,同時也可以降低運輸設施的成本。Pooling的另一解釋為協議,即運送者之間的協議,分享運送的貨品或利潤。
管理原則
為傳統管理的理論。法國人Henri Fayol在1916年出書,書在1949年被翻譯成英文《Genere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談到系統化的分析管理過程,他提出14項管理原則:
1、 員工因才而用:員工必須因才而用,使員工發揮專長,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2、 權威和責任;權威是下命令者的權力且要接受命令者遵守。權威包含職位權威和個人權威。授與他人權威,他人就是相對應負的責任。
3、 訓練:一致性的程度,部屬愿意接受領導者設定的規則。
4、 命令單一化;每一位部屬只有一位上司,以免令出多處,部屬無所適從。
5、 領導單一化:一位經理人員一個計劃。一組織單位的目標如果相同,不應再把單位細分,以免產生不同的主管。
6、 人和組織利益:個人利益不可優先于組織利益。例如個人希望其薪水為最大化,但是組織希望每一員工的薪水是具有競爭力且適當的。
7、 酬勞:酬勞根據員工的工作績效。對雇主和員工而言,薪水應當是公平且在一合理的范圍內。
8、 管理集中度:組織的權力集中和分散視組織而定。
9、 階層:在組織內有不同的組織層級,像階梯一樣。
10、 順序:根據組織需求和個人能力,適當適時地運用人力資源。
11、 平等:上司和部屬間的相處有公平的法則和處理,組織需求和個人需求間有適當的平衡。
12、 員工流動率:應使員工流動率為最適當。一般而言,員工流動率低的公司通常較易成功。
13、 創新:鼓勵員工創新并把其創意實現。
14、 團隊精神:當組織內員工工作和諧,溝通暢通,員工士氣高,組織就有力量。
公共倉庫
對大眾提供儲存貨品服務并收取費用的倉庫。并不一定為公眾所有,亦可能為私有倉庫。
固定路線運送業者
運送業者提供站所到站所特定路線的班車,在臺灣稱為路線貨運。
購物中心
由許多小型零售店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大超級市場組成的購物場所,提供各種商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一般需求。
供應鏈
貨物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整個流通過程。供應鏈亦稱銷售鏈,如果較強調客戶則稱需求鏈。
供應鏈社群
在供應鏈中的不同公司有共同的目標,通過電子方式的聯結,使企業間的流程順暢,彼此間互相合作、信息交換、交易等。
供應鏈管理
1985年由美國人Michael E.Porter在其所著《競爭優勢》的書中提出,幫助管理階層發展競爭策略。供應鏈管理為在最小成本并滿足客戶需要的水準下,對供應者消費者間整個渠道的整體管理,例如從采購、物料管理、生產、配送、營銷到消費者端的整個供應鏈的物流、信息流、金流。所有供應者、服務提供者、消費者都是供應鏈的一環,例如供貨商、制造商、倉儲業者、運送業者、中間商、零售業者等。
供應鏈管理不僅是改進一公司的內部效率,而是加強渠道整體的效率,好像一個虛擬的單一公司一樣,互享信息,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并快速把產品送達客戶手中,才有競爭優勢。
傳統上,強調如何服務提供者殺價但將來伙伴間愿互享信息以改進服務才是更重要的。例如在選擇運送者前,如果制造商能夠提供寄貨信息通過EDI送給運送者者,可使運送工具更有效率,可以降低制造商的運費并且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但要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必須和其上下游緊密聯合在一起,一起為服務客戶而努力,甚至需要策略聯盟,以達到擴充本身實力的機會。
供應鏈管理軟件應用數學模式模擬需求,包含預測、制造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等模塊。供應鏈管理軟件有12,Manugistics等。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有如下效益:
1、市場更有效率。
2、帶來更多商機。
3、滿足客戶的需求。
4、增加利潤。
供應鏈位置
在供應鏈中,應該公司所占的位置。例如告訴為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等。
供應鏈軟件
供應鏈軟件基本上可分為供應鏈規劃和供應鏈執行等兩種。供應鏈執行是以倉庫管理系統為出發點,而以SCM整合供應鏈上下游的廠商。供貨商對國內外買方的壓力與快速響應是導入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原因。
供應者直接配送
供應者直接配送有兩種意思:
1、供應者的貨物通過車輛直接配送至收貨人。
2、供應者的貨物通過越庫作業配送至收貨人,不在物流中心儲存。
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
為制造商或供貨商服務客戶的策略。通過EDI的信息,供貨商迅速了解銷售點的存貨,通過計算得知應運送何種商品以維持在銷售點的適當存貨,以降低物流中心存貨和提高服務質量。亦稱供貨商管理補貨。
工作區域
運送者營業處的集配車依地域劃分的集配區域。集配車數量如有變動,則需重新劃分工作區。工作區越小,集配車的行駛距離越短,可減少行車時間,加快配送速度,但需有足夠的貨量,才足以維持司機的收入。集貨可分為集貨區,配貨可分為配貨區。托運人以電話通知運送業營業處集貨時,如果知道集貨區,告知運送業人員,可減少運送業內部的作業時間。
例如甲家公司在某地的營業處有20部集貨車,乙家公司在某地的營業處有10部集貨車。假設兩營業處負責的區域相同,平均乙家公司一部集配車的集配反圍內有甲家公司兩部集配車,對要求時效性的客戶而言,乙家集配車司機通常無法提供如甲家集配車司機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