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供應鏈的逆向物流

2006-10-2 18: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內容提要】
  本文闡述了逆向物流的內涵及其業務流程,從交易成本理論和網絡結構理論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組織模式,并對逆向物流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作了初步探討。


【關 鍵 詞】
  逆向物流/業務流程/組織模式

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法規約束力度的加大,逆向物流的經濟價值逐步顯現,國外許多知名企業把逆向物流戰略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增加顧客價值,提高其供應鏈整體績效的重要手段。據有關資料顯示,在美國,1999年的逆向物流成本約占物流成本的5%,到2001 年,逆向物流成本所占比例翻了一番,大約為10%。由此不難看出,逆向物流業務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   一、逆向物流的內涵及其主要環節
  許多學者對逆向物流的定義和內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綜合這些學者的表述,逆向物流意指物資從產品消費點(包括最終用戶和供應鏈上客戶)到產品的來源點的物理性流動。盡管逆向物流主要是指物資的逆向流動,但同時又伴隨著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商務流,它與常規物流(順向物流)無縫對接而成為整個物流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逆向流物包括退貨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兩部分(見示意圖)。退貨逆向物流是指下游顧客將不符合訂單要求的產品退回給上游供應商,其流程與常規產品流向正好相反。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將最終顧客所持有的廢舊物品回收到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它包括五種物資流:直接再售產品流(回收→檢驗→配送),再加工產品流(回收→檢驗→再加工),再加工零部件流(回收→檢驗→分拆→再加工),報廢產品流(回收→檢驗→處理),報廢零部件流(回收→檢驗→分拆→處理)。具體見網絡示意圖。
  附圖
 
  逆向物流網絡示意圖

  回收逆向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  1.回收。回收是將顧客所持有的產品通過有償或無償的方式返回銷售方。這里的銷售方可能是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節點,如來自顧客的產品可能返回到上游的供應商、制造商,也可能是下游的配送商、零售商。
  2.檢驗與處理決策。該環節是對回收品的功能進行測試分析,并根據產品結構特點以及產品和各零部件的性能確定可行的處理方案,包括直接再銷售、再加工后銷售、分拆后零部件再利用和產品或零部件報廢處理等。然后,對各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確定最優處理方案。
  3.分拆。按產品結構的特點將產品分拆成零部件。
  4.再加工。對回收產品或分拆后的零部件進行加工,恢復其價值。
  5.報廢處理。對那些沒有經濟價值或嚴重危害環境的回收品或零部件,通過機械處理、地下掩埋或焚燒等方式進行銷毀。西方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而后兩種方式會對環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如占用土地、污染空氣等。因此,目前西方國家主要采取機械處理方式。
   二、逆向物流組織模式的理論依據
  據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論,資產專用性越高,交易雙方依賴性越大,市場交易成本也越高。隨著資產專用性增加,交易應分別采取三種組織形式:市場機制、網絡結構、等級控制結構(企業模式)。因此,當資產專用性很高時,應將交易內部化,消除市場機制下的機會主義行為,以降低交易成本。由于投資于逆向物流的資產對回收產品的交易有較高的依賴性,其資產專用性比較大,因而逆向物流不宜采取市場交易機制,應采取企業或網絡模式。另外,據網絡組織理論,一個企業與其他企業所建立的合作關系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源,從其他企業獲取補充的投資或能力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間合作關系及網絡關系可以創造某些難以仿效和復制的無形資產,而這些無形資產在保持企業可持續競爭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它們完全依附于網絡關系而存在,并隨之瓦解而消失。由于逆向物流具有投資風險大、結構復雜、地點分散等特點,若由制造商獨家經營運作,雖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增加了庫存成本、運輸成本,且需求響應遲緩,服務水平低,致使顧客價值下降,企業缺乏競爭力。加上網絡組織所固有的優越性,從而網絡結構(集成供應鏈結構)成為逆向物流組織模式的最佳選擇。目前,國外企業在運作逆向物流時基本上采取這種模式。如美國,平均大約50%的回流產品返回到供應商和制造商,其余50%卻返回到下游的分銷商或零售商。另外,有些企業通過補貼的方式委托下游企業運作部分回收品處理業務,以降低逆向物流成本,縮短業務運作渠道和時間。
   三、逆向物流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問題
  逆向物流能夠為企業及其供應鏈帶來經濟價值和環境效益,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提高顧客價值,增加競爭優勢。在當今顧客驅動的經濟環境下,顧客價值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眾多企業通過逆向物流提高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滿意度,贏得顧客的信任,從而增加其競爭優勢。對于最終顧客來說,逆向物流能夠確保不符合訂單要求的產品及時退貨,有利于消除顧客的后顧之憂,增加其對企業的信任感及回頭率,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如Dave Hommrich所言的那樣,如果一個公司要贏得顧客,它必須保證顧客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心情舒暢,而逆向物流戰略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客戶來說,上游企業采取寬松的退貨策略,能夠減少下游客戶的經營風險,改善供需關系,促進企業間戰略合作,強化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勢。特別對于過時性風險比較大的產品,退貨策略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  2.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業效益。減少物料耗費,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也是企業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傳統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物料,不重視企業外部廢舊產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由于廢舊產品的回購價格低、來源充足,對這些產品回購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物料成本。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短缺日益加重,資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逆向物流將越來越顯示其優越性。
  3.改善環境行為,塑造企業形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環境意識日益增強,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顧客對環境的期望越來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以及對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國都制訂了許多環境保護法規,為企業的環境行為規定了一個約束性標準。企業的環境業績已成為評價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指標。為了改善企業的環境行為,提高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許多企業紛紛采取逆向物流戰略,以減少產品對環境的污染及資源的消耗。
  盡管逆向物流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在具體運作逆向物流業務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
  1.風險逐級放大效應加大。逆向物流雖然能使下游客戶減少或規避經營風險,但由于采取寬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風險,即風險由下游往上游轉移。另外,供應鏈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級放大效應,即“長鞭”效應,致使上游所獲信息嚴重失真。上述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供應鏈的風險逐級放大效應更加明顯。解決這一問題可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削弱“長鞭”效應。主要方法包括信息共享、壓縮提前期、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延遲化策略、零部件標準化等;二是建立契約式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供需雙方通過共享契約確定逆向物流成本(包括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及收益分配比例,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  2.經濟利益與環境效益的矛盾。由于環保法規的約束,企業必須通過產品回收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危害,以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然而,產品回收卻不一定能帶來經濟利益,甚至造成虧損。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采取政府或行業協會補貼的方式促使企業運作逆向物流業務,如美國、荷蘭等國都采取這種方式。
  3.回收品業務與常規品業務相沖突。回收品業務流程包括逆向物流和順向物流的部分,其中順向物流部分與常規品業務流程重疊。在緊急的情況下,這兩種業務在加工、庫存、配送等環節都可能會相互沖突,企業為了確保常規品業務正常運作,不得不放棄回收品業務。為此,許多企業采取兩種產品業務流程分離的辦法,以提高回收品業務的運作效率。
  除此之外,運作逆向物流業務對企業的生產能力、物流技術、信息技術、人員素質、組織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戰略時必須慎重,絕不能草率行事。在決策時,企業應對產品回收的成本、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作周密分析論證,同時要考慮到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另外,逆向物流業務是由供應鏈上各企業共同運作的,因而企業要與供應鏈上其他企業充分協商,并結合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能力集體做出決策。總之,在實施逆向物流戰略時,只有做到科學決策、周密計劃、精心組織,企業才有可能實現其預期的戰略目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